• 28阅读
  • 0回复

伟大的波兰爱国主义音乐家肖邦——纪念肖邦诞生一百七十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22
第7版()
专栏:

伟大的波兰爱国主义音乐家肖邦
——纪念肖邦诞生一百七十周年
丁善德
今年二月二十二日,是波兰伟大作曲家、钢琴家弗列德里克·肖邦诞生一百七十周年。肖邦诞生于十九世纪初期,正是波兰人民遭受外国侵略和压迫的时代。波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教育了肖邦,使他的创作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气息,鼓舞着波兰人民为争取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幸福而奋斗。
由于一八三○年华沙起义的失败,肖邦的后半生是在流亡中度过的。肖邦的艺术是在浪漫主义全盛时期成长起来的,但是他目击民族的灾难和他对自己民族的深厚感情,使他的创作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因素。
肖邦一八一○年二月二十二日诞生在华沙的郊区。他从小就表现出多方面的才能,他写诗、绘画、演戏,特别喜爱音乐,七岁时便写作了第一首钢琴波兰舞曲。肖邦的母亲很喜欢音乐,熟悉波兰民歌。她经常为儿女们演唱这些优美的民歌,这对幼年时期的肖邦,无疑会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我去年访问波兰的时候,曾经到肖邦故居访问。据介绍,肖邦在这里居住的时候,经常参加附近农民的舞会和演奏奥别列克或玛祖卡舞曲。他在中学时期特别爱好文学和历史。由于肖邦对波兰民间音乐和波兰民族文化的热爱,使他的全部作品充满着浓郁的波兰民族风格和特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一八三○年十一月初,肖邦离开祖国到维也纳去。那时,肖邦作为钢琴家在华沙已经很有名声,靠举行音乐会得到了去维也纳的旅费。临行时,人们用银杯盛了波兰的泥土送给肖邦,希望他时刻想念着祖国。十一月底,肖邦到达维也纳不久,波兰就爆发了反抗沙俄奴役的华沙起义。起义最初取得了成功,迫使俄国占领军撤出华沙。气壮山河的民族解放斗争使肖邦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但同时也为自己未能亲身参加这场斗争而焦急不安。由于当时的维也纳对波兰人采取公开的敌意,肖邦不得不在一八三一年七月离开维也纳去法国巴黎。他在巴黎获得了盛誉。四十年代的肖邦已经到了他创作上的成熟时期,他最重要的作品都完成于这些年代。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充沛的革命情感,浓厚的民族风格,是肖邦作品的特征。
肖邦后半生虽然流亡在国外,但是他的思想感情和命运始终和祖国联系在一起。这种热爱祖国的感情,充满在他的所有作品之中。他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深刻地表达了作曲家对异族压迫的愤恨、悲痛和无比的革命热情。他大部分的波兰舞曲都有雄健的气魄、强有力的节奏,令人振奋。肖邦的玛祖卡舞曲,更是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诗情画意,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热爱和怀念。
肖邦一生创作的作品,除了少数钢琴三重奏、歌曲等以外,基本上都是钢琴作品。他充分发挥了钢琴这一乐器的特长,发展了这一乐器的歌唱性和踏板的运用。肖邦认为曲调是音乐的灵魂,他避免了某些浪漫主义作曲家过分追求色彩的不良后果。他把独创性的浪漫主义手法运用到古典主义的完美、严谨的形式之中。
肖邦是中国人民所熟知并喜爱的作曲家之一。这是由于肖邦作品中表现的思想是和他生活的时代中的先进思想和对异族统治的英勇反抗精神联系在一起的。肖邦的作品充满着浓厚的民族风格,他在作品中运用的某些自由节奏和曲调的发展、延伸手法也和我国某些传统的民族音乐创作手法相类似。这就使我们中国人民不仅感到亲切而且更容易理解并接受肖邦的作品。
一八四九年十月十七日,肖邦病逝于巴黎,人们在肖邦的墓地洒了一把他从祖国带出来的泥土。遵照他的遗嘱,肖邦的心脏被运回华沙,葬在华沙郊区他诞生地的附近。
肖邦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的音乐作品,特别是他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风格,将永远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