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开罗市民怎么看待埃以建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23
第7版()
专栏:埃及通讯

开罗市民怎么看待埃以建交?
本报记者 林皎明
埃以建交日益接近。但是中东问题离真正解决还很远。以色列在四次中东战争中夺去的阿拉伯土地,相当于中国两个台湾省的面积。至今,除了西奈半岛的三分之二已经归还埃及之外,以色列没有放弃一寸它侵占的其他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埃及一般老百姓对埃以建交这件事怎么看?怎么想?
在著名的侯赛因清真寺旁的小茶馆里,记者与建筑工人阿哈默德攀谈起来。他是“尼罗河建筑公司”的施工队领班,十月战争中曾与以色列军队作过战。
“是的,我们要与以色列建交。为了收复失地,我们用过战争手段。为了巴勒斯坦兄弟,埃及作出过巨大的牺牲,我们问心无愧。我们经历过战争,也经历过不战不和。现在,我们选择了‘和’的道路。”他的这段话是颇具有代表性的。在记者接触的开罗市民中,多数人持这种观点。
一位退休的高级官员感慨地说,埃及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和收复失地耽搁了十多年的建设时间。埃及面临人口问题、住房问题、粮食问题,再也忍受不了“不战不和”的局面了。一位年近六十岁的出租汽车司机拿出自己的士兵退伍证来给记者看。他说:“从一九四八年以来,四次战争我都参加了。你说我怎么会不期望和平?”显然,持这种观点的人迫切感觉到埃及的切身利益,不愿再用战争的办法解决问题。总的说,人心思和。
对于巴勒斯坦问题,阿哈默德的观点同样可能是很典型的。“我们过去、现在、将来都支持我们的巴勒斯坦兄弟。但是,难道只应该由埃及为兄弟承担重任,牺牲一切?”
埃以建交的话题在知识分子中引起热烈的交谈。开罗大学财经学院的学生贾迈尔认为,埃以建交有利有弊。“利在于不打仗,老百姓高兴,能安居乐业,从此埃及的经济会有转机;弊则在于阿拉伯的团结可能更加困难。”而且,他说,“我担心以色列说不定哪一天会背叛和平。西奈半岛还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在他们手中,到时候我们收得回收不回,全托付给真主了”。开罗大学文学院学生沙哈小姐的叔叔是埃及谈判代表团成员,前几天刚刚飞往以色列。她认为,埃以建交的利弊还不只这些;“利”的方面,“美国、欧洲、日本能增加对埃及的支持”;“弊”的方面,“苏联会进一步利用阿拉伯国家的不团结局面,制造混乱”。不过,沙哈小姐和她的伙伴哈那小姐最终认为,战争与和平的选择是国家的事;对于她们来说,比较更关心的是美满的爱情和婚姻,当然,和平是先决条件。“七·二六”大街一家书店的老板看问题更讲究实惠,建交对他来说,利弊如何,一时还难说,这要取决于来买书的顾客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
也有人对埃以建交漠然处之。在开罗市郊摆小摊的穆罕默德两兄弟,只上过初小,识不得几个字,对埃以建交一无所知。这也难怪,他们既不听广播,又看不懂报纸。最重要的是小摊上的水果是否能卖到好价钱,以维持一家大小的生活。
那么市民们对以色列怎么看呢?建筑工人阿哈默德脸上流露出憎恶的表情,但是又难于措词。他说:“以色列是侵略者,它还在扩大移民点,对它不能轻信。”贾迈尔不同,有机会他准备去以色列看看。沙哈小姐认为,以色列是个邻居,但不是个好邻居。她说,她反正不会嫁给以色列人。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埃以建交。据贾迈尔分析,反对的人可能不过千分之几;这种人的观点是,埃及背叛了巴勒斯坦解放事业,上了美国的圈套。在高等法院前的停车坪上,一位不愿通报姓名的人对记者说:“我对此没有任何评论,建交早成定局了。”
埃以建交,毕竟只是双边问题。根本的问题——巴勒斯坦问题还没有解决。只要以色列继续坚持顽固立场,中东的局势就难以稳定。埃以关系究竟怎么发展,还要受到各种因素的牵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