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门外汉”决心变行家——凤冈县委副书记韩卫民钻研农业科技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24
第2版()
专栏:

“门外汉”决心变行家
——凤冈县委副书记韩卫民钻研农业科技的事迹
不久前,记者在贵州省凤冈县听到不少干部、社员夸他们的县委副书记韩卫民,说象老韩这样的干部更多些,农业现代化就来得更快了。
韩卫民,这位当年的老八路,干了半辈子的“老公安”,一九七七年九月才调到凤冈县任职,县委分工他管农业。对农业生产是门外汉,又要领导搞农业,能行吗?“不懂不能装懂,得向内行人学习。作为领导者,尤其要抓紧学习,先学一步,多学一些。”两年过去了,韩卫民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对水电我是外行,请你给我上一课。”老韩第一次敲门走进了县水电局技术干部(现任县水电局副局长)游章镛的住室这样说。小游看着年过半百的县委领导同志登门求教,那么谦虚,那么诚恳,深受感动,他就从水利学概论讲起。一次讲完之后,老韩再次、三次继续前来求教。老韩象刚启蒙的小学生,听得专心,记得认真。
为了学点土壤学知识,韩卫民走访了凤冈中学理化实验室教师闵树铭,又求教于县农科所老技术员石冠嵩。老石向他介绍了全县黄壤、褐壤、红壤等土壤大致分布情况。老韩听完了又提问,问的是全县低产田的土壤种类、成因,以及如何改良的问题。两天后,在老石的住房里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讲座,老石专为这一位戴老花眼镜的学员作了改良低产田的报告。
老韩学科学,学以致用,注重实践。
那是一九七八年冬天,金鸡公社官田沟水库在施工中,为取土问题,公社党委和技术人员发生了激烈争论。公社党委认为应在库区取土,距离才四十来米,在坝外取土,却在五百三十米以外,不能弃近求远;技术人员的看法则相反,双方争执不下。老韩闻讯赶到工地。听了双方意见,他感到事关重大,马上去求教了县水电局负责地质业务的技术员老黄。他从地质年代问到地壳结构,从各种岩层的形成问到它们的特性,然后,结合实际,弄清官田沟水库地质的详细情况。
原来,这座水库大坝是建筑在石灰岩上的。库区地质是页岩夹石灰岩,它的天然植被能防渗漏,如在库区取土,表土覆盖层将遭到破坏,造成水库渗漏,后患无穷。老黄用地质学知识武装了老韩,老韩又用学到的知识去说服公社党委,公社党委又用这些道理统一了思想,使水库建设得以保质保量地顺利进行。
老韩到凤冈后,常听到不少社队反映,当地不适合种小麦。有个回龙公社,连年完不成上级布置的小麦播种计划,农民辛勤耕种,最好的亩产才一百多斤,一般的只有五十来斤。到底为啥低产?老韩来到山坡、田头,从气象、土壤等因素作综合考察,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原来,这个公社海拔在一千一百到一千四百米之间,雾罩大,光照短,气温低,小麦扬花正逢梅雨季节,而且这里大部分土壤是油沙坡地,保水保肥能力弱,确实不宜种小麦。但土豆、油菜等作物却比较适应这里的条件。
老韩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果断地提出改变过去“一刀切”的错误作法,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适宜种植什么就种什么。于是当地干部、社员把小麦由以往的一千多亩缩减到四百多亩,土豆则由四百多亩扩大到千亩以上。结果,土豆亩产一千到一千五百多斤。这一改,用同样的土地却获得了高于小麦四到六倍以上的产量。全社粮食总产量,一九七七年是一百七十七万斤,一九七八年是二百二十七万斤,一九七九年大旱八个月,粮食仍比上年增产十八万多斤,从而摘掉了连年吃返销粮的帽子。
韩卫民刻苦钻研农业科学技术,用心探寻凤冈县农业长期徘徊不前的原因。他从多次的调查中得到大量的材料和数据说明,农业上不去,在于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和政策的多变;在于领导工作上的瞎指挥;在于科学知识掌握甚少,往往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老韩找准了症结所在,向县委提出了加强领导,稳定政策,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农、副、工综合发展,以及抓治山造林、保持水土等建议。县委经过集体讨论之后,向各区委批转了韩卫民的书面调查和建议,促使全县更好地从“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实际出发,力求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调整好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使全县农、林、牧、副各业都更快地发展起来。 新华社通讯员 杨茂林 新华社记者 刘子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