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三年来舞台艺术创作演出的交流和检阅 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圆满结束 一百二十八个文艺团体演出了一百三十七台节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25
第4版()
专栏:

三年来舞台艺术创作演出的交流和检阅
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圆满结束
一百二十八个文艺团体演出了一百三十七台节目
据新华社北京二月二十三日电 文化部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一九七九年一月五日开始,到今年二月七日圆满结束。
这次献礼演出,历时十三个月,共分十八轮持续进行。来自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和人民解放军的一百二十八个文艺团体参加演出,节目共一百三十七台,其中话剧六十一台,戏曲三十台,音乐歌舞十七台,歌剧十二台,舞剧七台,歌舞剧三台,曲艺三台,杂技二台,木偶一台,音乐会二台。这些节目有百分之九十是近三年来的新作,是我国文艺界揭批林彪、“四人帮”,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取得的可喜成果,也是粉碎“四人帮”以来舞台艺术创作演出的一次交流和检阅。
献礼演出活动不仅直接带动了各种舞台艺术形式创作的蓬勃发展,而且还推动了文艺队伍的建设,培养了人才,促进了各项文艺政策的落实。
话剧艺术近年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献礼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当前社会上对于反映新时期社会矛盾的文艺作品,尤其是对于反映青少年犯罪和批评官僚主义、封建特权的作品,争论较多。献礼舞台上演的有关这类题材的剧目,如《未来在召唤》、《报春花》、《权与法》、《向前、向前》、《救救她》等,由于作者能够以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态度正面地反映这些矛盾,并且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途径,对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坚信不移,对生活充满信心,为这类剧目的创作提供了较好的经验。
献礼演出对于戏曲、歌剧、舞剧、音乐舞蹈和曲艺等艺术品种的现代题材节目的创作,也起了推动作用。各地大力扶持和组织现代题材的创作,产生不少好的现代戏,在艺术上也取得了新突破,出现了象秦腔《西安事变》、越剧《三月春潮》、京剧《南天柱》、《一包蜜》和常德汉剧《发霉的钞票》等作品。
在传统节目的推陈出新和历史传统题材的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关创作和演出人员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一些封建糟粕较多的戏,进行了严格的整理加工。象蒲仙戏《春草闯堂》、越剧《胭脂》、吕剧《姐妹易嫁》和高安采茶戏《孙成打酒》等,都为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作出了好的榜样。同时,各种艺术品种有了新发展,舞剧艺术有了新的突破,产生了象《丝路花雨》这样的优秀的剧目。
文化部准备对参加演出的节目进行评奖,对创作和演出进行普遍的奖励。对于未能参加献礼演出的三年来所产生的优秀剧目,也准备进行评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