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有限主权论”花样翻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26
第6版()
专栏:

“有限主权论”花样翻新
谢文清
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交替之际,克里姆林宫对阿富汗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入侵。这是北极熊给七十年代留下的“纪念品”,也是它献给八十年代的“见面礼”。这种“礼”“品”,上面刻着“有限主权论”这个俄国标签。
一九六八年苏联军队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当时苏联宣传机器曾搬出一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招牌,以示苏军进占捷境,只是“家长”动用“家法”来惩办“家员”。国际上也有人认为苏联这种侵略行动可能是有限的——限于这个“大家庭”之内。如今,阿富汗的被占领已证明这种认识并不符合实际。连苏联的宣传机关也痛感“大家庭”论已不够用,必须另创新的论点才能适应“有限主权论”的发展。果然,在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和今年一月三日的《真理报》上,“有限主权论”的新论点就应运而诞生了。这便是阿·彼得罗夫先生的文章和《真理报》的评论。
“友好条约”,这是莫斯科先生们为苏联侵占阿富汗推出的第一张护身符。彼得罗夫说,苏联“在作出”进兵阿富汗的决定时是从“两国订有友好条约出发的”。这就是说,是苏、阿“友好条约”赋予了苏联侵占阿富汗的权力。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确实使人对“有限主权论”有更深一层的领悟。美中不足的是,《真理报》没有交代清楚:根据此种论点,缔约的另一方是否也有权向苏联派兵呢?
“睦邻合作”,这是苏联为侵占阿富汗而推出的第二张护身符。《真理报》说,因为阿富汗是苏联的“近邻”,所以苏联“有权”向它开刀。苏联所说的“邻国”这一概念的外延是很广阔的,它决不限于陆上同苏联接壤的国家。在苏联的言论中,“邻国”包括海上同苏联“接水”的国家。比如日本和瑞典等就常被称作苏联的邻国。以此类推,地球上一切有海岸线的国家“在理论上”都有被苏联当作象阿富汗那样的“邻国”来对待的荣幸。
“补发请帖”,这是苏联入侵阿富汗而推出的第三张护身符。这是从越南搬过来的。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越南当局派兵占领别国首都,赶走别国政府,而后把自己口袋里雕刻好的木偶掏出来扶上正位,并立刻责令它给入侵者“补发”请帖一张。
一年之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苏联政府在阿富汗也依样画葫芦。可是,这张“请帖”漏洞百出,连何年何月何日发出,邀请人是谁,都急得来不及填上,成为国际社会的笑柄。
莫斯科为入侵阿富汗而推出的最后(迄今为止)一张护身符是“联合国宪章”。据彼得罗夫说,苏联是根据联合国宪章的“集体自卫”原则而攻占阿富汗的!真是堂皇之至!可是,联合国宪章的这一条,乃指某国受到外来军事入侵时有同盟国行使“集体自卫”的权利。但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即苏军入侵阿富汗之前,究竟有哪个国家派兵攻入了阿富汗呢?不但《真理报》和彼得罗夫,连他们的上司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再说,如果十二月二十七日果真有这种武装入侵,苏联为何不去联合国告状?为什么苏联在联合国特别紧急会议上反而成了被告?为什么联合国大会反而以一百○四票的压倒多数通过决议勒令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大家庭”成员国、“友好条约国”和“邻国”,对于世界多数国家来说,三者必居其一,都在“有限主权论”的适用范围之内。不过,“有限主权论”的理论和实践都在不断发展,当苏联选中它的下一个目标时,它又将搬出什么更加“新颖”的理论,人们等着瞧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