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老舍的童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26
第8版()
专栏:连载

老舍的童年
舒乙整理
这些儿时难忘的记忆对老舍日后的文学创作活动有着很大的作用,起码是起着一种动力作用,有了这点动力,老舍从很年青的时候起就开始收集资料了。他收集了八国联军的侵华史料,收集了义和团的起义史料,收集了各种民间传说和故事。他要写一本家史性质的历史小说。他曾请他的朋友代他邀请了不少北京的老者回忆当年的刀光火影,这些谈话极大地丰富了母亲描述过的当年惨事。不过,后来的流亡生活使他没能坐下来把这些资料编成完整的故事。
解放后,老舍有了机会,他先后两次接触了这个题材,一次是为了纪念义和团起义六十周年,他写了多幕话剧《神拳》,一次是写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正红旗下》。后者可惜只写了个开头,许多生动的人物(包括义和团员)都已经开始出场,大规模的史诗还在后面。然而,中断了。由于林彪、
“四人帮”的捣乱,一部大部头的在语言、人物、构思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有关中国近代史的长篇小说就这样夭折了。
人们为老舍和他的未完成的巨著感到惋惜。老舍对创作这类题材的小说具有强烈的欲望和特殊的条件。他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身临其境的感受,一种由他父亲、他母亲和他自己积攒起来的感受,一种由被屈辱、被损害和由此而来的反抗、仇恨乃至希望凝集在一起的感受,这些感受能创造一些有份量的作品。
老舍的童年既不美也不甜。
老舍长得很瘦弱,母亲没有足够的奶水来养他,他是吃米汤和浆糊糊长大的。
老舍三岁还不会讲话和走路。
老舍喜欢孩子,喜欢给孩子写东西,他珍视一切孩子的童年,因为他自己没有一个好童年。他晚年常常站在街上仔细地看那些过路的孩子们,特别是被阿姨领着的排着队的幼儿园的孩子们,看着他们怎么一个拉着一个,又说又唱又笑。他还要数一数他们梳几种小辫,穿几种颜色的鞋袜。老舍自己没有幸福的童年,他的幸福童年被洋兵们夺走了,看着这些新社会的娃娃们,老舍乐了,因为这些小娃娃再不会被鬼子兵扣在箱子底下了,就凭这一点,难道不值得高兴吗?真值!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