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平原民校学员增至三十万人 部分民校结合学习研究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6-14
第3版()
专栏:

  平原民校学员增至三十万人 部分民校结合学习研究生产
【本报讯】平原省各地的常年民校,近月来仍在陆续增加。五月份,据四十八个县、五个城关区、一个市的统计,共有民校七千五百零一处,入学人数三十万八千一百零二名。较四月份增加了民校一千九百六十一处,四万五千三百八十九人。现在,该省教育厅对各地民校的指导重点,在于巩固现有基础,并使其在农忙中结合生产,坚持学习。
各地民校的领导工作已逐渐加强,凡建立了民校的村,一般都组织了以村主席为首的民校委员会,或民校校部,作到分工负责、集体领导。该省林县一部分村庄,则组织了农村俱乐部,统一领导宣教工作。如东岗村俱乐部,由村的主要干部负责主持,下设三个部门。政治教育部由中共支部书记负责,针对群众思想情况,选定民校政治教材;学校教育部由村宣教委员负责,负责民校和小学的工作;文化娱乐部由村剧团团长负责,掌握大众黑板报、广播台、剧团等宣传工具。根据各部门工作的繁简,聘请若干干事。这样有计划地分工负责,就加强了领导的力量。同时,各地民校组织普遍注意了与生产组织的结合。为了不耽误生产时间,一般是男子在中午歇息时学习,妇女则在下午学习。大部民校都实行分散自学、定期集体上课的办法。平时加强小组的领导和督促检查,并建立定期测验等制度。学习的内容与方法大部注意了学用结合,学了几十个字之后就开始练习使用。一部分民校中并进行了生产技术教育,如濮阳县七区化庄校,在民校中研究生“荠荠菜”(一种蔓延迅速、清除困难,妨碍农作物生长的野草)多的地种谷子可减少“荠荠菜”;碱地上羊粪可以长好庄稼等生产常识。大家学了之后,都把“荠荠菜”地种上谷子,注意积羊粪改造碱地。又如林县泽下村及郊村组织了老农技术研究会,由村里劳动模范、生产能手、义务教员、小学教员、宣教委员等组成,选出一个技术能手为主任,一个植棉模范为副主任。大家研究讨论如何种棉花、怎样施肥与防止病虫害等方法,又分别到民校结合当前生产有关的课文进行教学,学员学习后,并到家里或饭市(群众吃饭的地方)上宣传,发挥了民校在生产中的宣传鼓动作用。然后再收集群众的反映和经验,提到民校和技术研究会研究,再向群众宣传。这种互相研究、互相提高的学习方法,群众很满意。
目前民校工作还有不少缺点。有的干部对识字教育的认识不正确,认为必须有三五十个人集体上大课才算民校,而忽视对适合群众的灵活性的学习组织的领导。如辉县大山前校有二十六个青年自动组织起来继续冬学的学习,但领导上却不承认他们是民校,没有领导他们。他们因为没有教师,就实行互教互学,但在学习上是盲目的,乱学一些山西杂志、百家姓、小学课本等。其次,一部分民校领导不深入,实行分散学习中形成了自流。如清丰县有的民校,只注意了十天一次的集体学习,其余九天的分散学习没有搞起来。此外,教材的发行不及时、不普遍,也影响了群众的学习情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