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阅读
  • 0回复

配角,要“配”得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01
第8版()
专栏:观众的话

配角,要“配”得上
晓洲
彩色故事片《婚礼》中,有两个配角引起了广大观众的赞赏和注意。一个是老知识分子罗总工程师,是由老演员项堃扮演的,他的镜头极少,没有一句台词;另一个是老工人盛永昌的三女儿盛男,是由青年演员张玉玉扮演的,她的戏也并不多。但是,这一老一小两个配角,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编导者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并没有把他们做为“突出主角的陪衬”,或是可有可无的一般“龙套”,而是赋予他们以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内心动作,让他们有“戏”;而这两位演员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导演的艺术构思,通过细腻丰富的脸部表情和动作,把内心世界揭示得淋漓尽致。项堃演得扎实、深刻、有力。张玉玉演得真挚、生动、自然。这两个配角的表演,生活气息都很浓,塑造得比较成功。
然而,有一些故事片对配角的塑造和刻画却缺乏认真、艰苦的琢磨。表情、动作和语言,几乎都是“千人一面”,缺乏鲜明的个性;有的实际上充当活道具,根本没戏,纵然“堆”上一些比较著名的老演员或名演员,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观众中引起一些反响的,不是“这一个”角色,而是某某演员。有时,一部影片中,角色很多,竟然分不出主角、配角,或是配角很多,以至喧宾夺主,似乎这样才可避免“三突出”,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艺术质量和思想深度。
一位著名的艺术家曾经说过:“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角色都没有主次之别,而是要求艺术家们在刻画任何一个角色时,都要严肃认真,不可因是“配”角或“小”角色,就等闲视之。配角演不好,主角的戏演得再好,在艺术上也不和谐、统一,因而也会影响主角的艺术光泽。配角,一定要“配”得上,否则,它就“不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