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正确认识陕北 积极开发陕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04
第2版()
专栏:

正确认识陕北 积极开发陕北
谢怀德
全国解放以来,陕北老区的经济建设是有发展、有变化、有成绩的。但是,与全国相比,发展还是缓慢的。造成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陕北这块地方缺乏正确的认识,把一个土地资源和矿藏资源都很丰富的地方,看作是贫瘠无为的包袱,因而在指导思想上,对于陕北,不求有贡献,只求过得去,不是着眼于积极开发,而是立足于消极救济。这种没有雄心壮志的思想状态,严重影响着陕北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
这种消极救济观点,表现在农业生产上,单一经营,挤掉林牧,造成了农业内部比例严重失调。陕北老区总面积有九万多平方公里,一亿四千二百五十万亩土地,除去村庄、道路、河流等占地外,每人平均占有土地近三十亩。在如此广阔的土地上,有山、有川、有塬、有滩、有涧。有较大的河流二百零五条,地下地上水利资源也是很丰富的。在丘陵沟壑区,川道、沟台、涧滩和塬面,可以修造大量基本农田;荒坡、沟?和山峁,可以植树种草,发展林牧;风沙和塬区,既可以大量造林种草,发展林牧业生产,又可以引水拉沙,盖土造田,修建大面积的稳产高产农田。总之,陕北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农林牧全面发展。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与领导思想上存在的消极救济观点,长期以来,对陕北只求粮食够吃就行了。在抓粮食时,既没有狠抓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农田的建设,又没有狠抓科学种田,相当多的地方,仍然是沿袭落后的耕作方法。如此就粮抓粮,单一经营,不仅粮食没有抓上去,目前粮食单产的水平,仅是一百六、七十斤,远远低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而且,挤掉林牧,使林牧业总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十五左右。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地方,为了单纯抓粮,不惜毁林开荒,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导致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陕北不仅有辽阔的土地资源,而且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据初步探查,既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又有石英砂、铝矾土、石灰石、瓷土、玛瑙,品种繁多,藏量也很大,大有开采价值。这些丰富的矿藏,至今基本上还没有开发。其原因,一是由于思想上把陕北看成是贫瘠无为的穷地方,长期没有把地下资源的普查勘探放到议事日程上,对陕北到底有些什么矿藏,藏在那里,储量多少,心中无数,更谈不上开发利用。从一九七二年动工修建的从西安到延安的铁路,搞搞停停,至今没有通车,也就是因为对陕北的地下资源不了解,认为这条铁路不是经济路,而是政治路。二是到后来,虽然对陕北地下资源逐步有所了解,但又主要依赖国家投资开采,未能积极创造条件,主要依靠自己本身的力量,进行有计划的开采。
这种消极救济思想,还直接涣散着人们的雄心壮志,助长了人们的依赖思想。延安时期党中央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就是在陕北发扬光大的。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正是依靠这种精神,实现了丰衣足食,还支援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然而,全国解放后,这种精神不是增强了,而是削弱了,把改变陕北面貌的希望寄托在国家的支援上。鉴于陕北底子薄,条件差,党和国家对陕北不断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援,以帮助陕北加快建设步伐。但是,由于在领导思想上存在着救济观点,部分干部群众中存在着依赖思想,不是把国家的支援,看作是鼓励和鞭策,而认为是应该的,背上了“当之无愧,受之有理”的包袱。在对待国家支援的使用上,没有集中使用到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增强自力更生的物质基础方面,而是把不少资金用在非生产性建设上,造成相当一部分社队,年年吃救济,拿贷款,求支援,可是年年还是老样子,甚至连维持当年简单再生产的资金,也要依靠国家解决。
实践一再证明,不改变消极救济观点,陕北经济建设是很难搞上去的,只有确立积极开发的思想,才能加快陕北建设步伐。陕北一批新老先进典型的实践经验就是有力的证明。遍布陕北老区的先进典型有二百多个。这些先进典型,不论是丘陵沟壑区的还是土石山区的,不论是南部破碎塬区的还是北部风沙区的,他们之所以由穷变富,较快地改变了面貌,最基本的经验,都是继承和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依靠本身的力量,从长远建设着眼,从当年生产着手,因地制宜地改变农业基本条件,一面不断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一面努力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粮食产量直线上升,林业牧业迅速发展,而且由于扩大了植被,调节了气候,保持了水土,自然面貌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
去年一年,是陕北发生大变化的一年,粮食总产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植树造林是多年来最好的一年,畜牧扭转了下降的趋势,开始回升,社员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普遍有了提高。这种多年来未有的大好局面的出现,首先是因为贯彻了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和党的政策的威力,其次是广大干部群众逐步树立积极开发思想,增强了改变陕北面貌的信心和决心。
现在,面临的任务,就是进一步用党的政策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依靠陕北老区四百万人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把改变陕北面貌的决心,变为开发陕北、建设陕北的实际行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