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华北城乡交流趋旺盛 收购农副业产品扶助农民灾民 工业品大量下乡销路渐畅 城乡互助,发展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6-15
第2版()
专栏:

  华北城乡交流趋旺盛
收购农副业产品扶助农民灾民
工业品大量下乡销路渐畅
城乡互助,发展生产!
【新华社天津十三日电】华北地区的城乡物资交流自五月份以来,已渐趋活跃。国营各贸易专业公司曾在五月份收购大量农、副业产品。各公司五月份所收购的皮棉超过四月份的百分之三十二强;各种油品一百四十万余斤,各种油料一千四百七十万余斤;油料收购量超过四月份的百分之一百八十五强;收购熟鬃二十一万九千余斤,生鬃二十一万五千余斤,熟鬃收购量超过四月份百分之九十七,生鬃超过百分之四十七。此外还收购了大批蛋品、山货、药材、草帽辫、土布等。同时各公司又调运大量工业产品向农村推销;各公司五月份所调拨销售于农村的各种布匹、碱面、糖类等日用品约达四月份调拨总额的两倍;棉纱调拨量超过四月份的百分之一百八十,煤油调拨的总数达二十七万六千余加仑。
各公司在收购当地农产品时,适当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以照顾农民的利益。如石家庄一月份花生米与小米的比值为一比一点六斤,五月份增为一比二点三四斤;花生油与小米的比值亦由一比三点二斤增至一比五斤。
农业副产品的收购支持了灾区人民的度荒。如猪鬃公司委托华北合作供销总社代购山西、平原两省所产猪毛,组织当地农民就地加工,扶植了该地副业生产。华北土产公司唐山支公司曾预购迁西县灾民所产栗子二百万斤,预付款折合小米一百八十万斤。
华北城乡物资交流活跃后,大量工业品下乡,部分商品经营已由亏本变为有利,如公字硫化青四月份售价低于成本百分之十八,五月中旬已高出百分之一点七七至四点六八;洋钱皂每箱由三月份亏本百分之三转为盈利百分之二。产销地区差价倒悬现象也被逐渐扭转。如四月份津市棉布每匹价格较太原、张家口、归绥等地高出三、四万元,销路呆滞;五月份外地价格高于津市,客商贩运有利,销路已渐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