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厂矿办的这种农场应调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07
第4版()
专栏:探讨与研究

厂矿办的这种农场应调整
前些年,我局所属几十个单位都办起了农场。几年过去了,这些农场生产的粮食成本仍然高出国家收购价格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实践证明,这些厂矿企业不具备办农场的条件。
要办农场,首先得有耕地。在我们四川,耕地集中的地方,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企业要办农场,只能到山区去找耕地。而这些地方离企业所在地很远,厂矿与农场的距离都在二三百公里以上。农场所需的燃料、化肥等等完全要从很远的地方运去。人员车辆往返不断,迁了家属的来往更多,单运输就是很大的浪费。
山区土地条件差,不可能办大农场。这些山区人口密度本来不小,可耕种的土地都是生产队所有的,企业办农场只能向山要土地。往往是一阵狂轰滥炸,造出的地仍是东一块西一块。有的地方生产队与农场的地块插花交错。因此农场不可能实行大机械化生产。从企业抽调到农场的一些工人不懂耕作技术,所以农场劳动生产率十分低。
大庆办农业是依靠家属。但我们这里随队吃商品粮的家属,多不愿到山里去吃苦。办农场的劳动力全部是从职工中抽调的,大多是三至六个月一换。这样既占用了企业的劳动力,同时许多人不懂农业生产,人到农场心在厂,当然也耽误了农业生产。现在绝大多数农场由于当地政府不同意办征用手续,所以仍然没有从农村迁一户家属来。个别迁了的,靠家属也无法自立。
这些农场投资惊人,亏损严重。由于在山区,道路不通,水源不便,一开始都要铺设几公里乃至十几公里水管线,修几公里公路,造过河的汽车渡船,修房屋,等等。照此下去,以后恐怕也不可能把投资拿回来。
这些农场机构庞大,管理不善,后勤人员太多,耕作不讲科学,滥施化肥。除企业提供的劳力、设备、车辆等等不算,每斤原粮的成本在一至三元以上。并且短期内很难有扭转的希望。因此迁了家属的也不能自负盈亏,劳动报酬都是由企业人为地规定的。
象我们这样的厂矿当然有钱,有设备,尽可以把这样的农场办上一二十年。但这样下去只能是得不偿失,浪费国家财富。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有些领导同志对这一切不关心,每年总结只要向上报告生产了多少粮食,照例受到赞扬。
这样的农场理应调整。
四川江油县川西北矿区消防队 敬代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