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革命的母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07
第8版()
专栏:

革命的母范
贾冠赋
六十一年前,即一九一九年,鲁迅写过一篇文章,提出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问题。他说:“我作这一篇文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总而言之: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罢了。”“改革家庭”而要从“革老子的命”入手,那是因为“亲权重,父权更重”,妇女在家庭中还处于“从”的地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还要从子”。“怎样做母亲”的问题,自然也就无从提起。这并不是说,那时的母亲对子辈的发展不起影响,而是不象父亲的影响那样显著罢了。一遇孤儿寡母,母亲的决定性影响便显露出来。择邻教子的孟母对孟轲,刺字训子的岳母对岳飞,其影响都是明证。
现在不同了,“妇女顶半边天”。在家庭生活中,多是由妇女执掌着多半个天下,做母亲的对于子辈发展的影响力显然是增大了。这是中国革命给中国妇女地位带来的伟大变化之一。她们的社会责任自然也就加重。就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而言,现在“怎样做父亲”的问题,当然还存在,但“怎样做母亲”的问题,却应该大声的提出来了。
母范的作用历来是巨大的。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曾有过革命的母范。马本斋同志的母亲,即电影《回民支队》里的马母,是民族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母范,她为了坚定儿子的民族气节,用自己的牺牲作出了民族气节的榜样。江竹筠烈士即江姐,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母范,她的遗书对后辈寄予了革命的期望,并用自己的牺牲作出了榜样。张志新烈士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母范。在“四人帮”的牢狱里,她以深沉挚热的母爱,怀念着子女林林、彤彤,写信给他们的父亲:“希望你很好地抚养下一代”,教他们“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要改正‘没有坚持精神’的缺点”。但她“宁为真理灭九族”,决心“给孩子做出榜样”。不同时期的革命母范,都把母爱同对真理的追求、对人民利益的热爱完全结合在一起,当反革命的横逆使两者不可兼得时,她们就毅然地使母爱服从真理和人民的利益,并期望她们的子女们也这样做。她们重言教,更重身教,必要时,就用伟大的牺牲来作出榜样。
现在我们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需要造就适应这种历史要求的下一代。我们的肩上有两副重担:一是几千年封建社会、百多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十多年林彪、“四人帮”遗留下来的因循重担;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树立新的社会道德风尚的重担。这种新的历史时期的革命母范应当是什么样子,也就是“现在我们怎样做母亲”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大家来集思广益,也需要“半边天”们在实践中树立榜样。
鲁迅在总括“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个问题时,写道:“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当考虑“我们现在怎样做母亲”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是,万万不可再把因袭的重担压到孩子们身上去。要做革命的母范,首先自己要革命;对于那些灵魂受到严重污染的母亲来说,“革命”还要首先“革到老娘身上来”才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