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瓜子不饱暖人心”——记天津市五马路小学党支部书记赵丕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08
第3版()
专栏:为四化贡献聪明和才智的人

“瓜子不饱暖人心”——记天津市五马路小学党支部书记赵丕娟
在天津市五马路一带,人们传诵着五马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赵丕娟关心教师疾苦,热情为教师服务的动人事迹。
一九七七年五月三十一日,孩子们都乐呵呵地试穿着节日的新衣,五马路小学丛老师的女儿却在家哭泣。赵丕娟闻讯赶到她家,原来丛老师前几天接受了讲算术观摩课的任务,一连几天紧张备课,没有功夫给小孩缝制新衣。女儿小红明天要和小伙伴们到水上公园参加游园,别的小朋友都有了新衣服,她没有,就哭闹着要新裙子。
这件事情,深深地触动了赵丕娟的感情:教师们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党的教育事业上,自己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为什么没能早一点考虑他们的实际困难呢?她责备自己失职,反复琢磨着怎样帮助教师解决做衣难的问题。她和后勤组商定,把学校闲置的一台缝纫机利用起来,成立了一个缝纫组,请几位课时比较少的科任教师用课余时间,轮流给教师们做衣服。既做儿童服装,又做成人服装;成块的布给做,几块布头拼起来的也给做;承做新衣服,也缝补旧衣服,拆洗棉衣裤。教职工及其家属在这里做衣服,只收针线钱,一般一件衣服收两、三毛钱。两年多来,他们共做新衣服一百二十多件,缝补旧衣服四十余件,为许多女教师解除了一项重要的家务负担。
多年来,赵丕娟同志经常利用晚上、周日和寒暑假时间,挨户走访教师,知道了小学教师生活上的苦衷。赵丕娟想,党和人民把一所学校交给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经济还有困难,暂时无力从根本上改善教师生活状况的时候,自己更应当努力工作,尽最大的力量为党挑担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群众解除困难。俗话说,“瓜子不饱暖人心”。一定要使教师们从自己的工作中感受到党的温暖。
赵丕娟到食堂参加劳动,了解食堂情况,帮助后勤组的同志把食堂办好。早点,有馃子、麻花、面包、大饼、炸糕、蒸饼、豆浆、锅巴菜等,品种丰富,教师们早去晚去都能吃上热早点。有的自带馒头,食堂就给切片烤成两面黄干。午饭,可以入伙,也可以带饭加工。带一个人的米给蒸,把全家米都带来的也给蒸。不少人把十几天的米,连口袋交给食堂,每天蒸多少,谁爱吃软吃硬,炊事员都记得一清二楚。在食堂熥饭、蒸饭的教师,每月只交两毛钱煤火费。在蔬菜短缺季节,为了让教师们都能吃上菜,后勤组有一人兼管为大家买菜。每年春节,学校还帮教师们采购节日所需的副食品。
五马路小学是一所仅有六十多名教职工的小学校,财力人力有限,赵丕娟同志注意从实际出发,因陋就简,为教师们解决一些困难。一年夏天,她到教师家里串门,见到有的教师因和大儿大女挤在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小屋里,晚上孩子们洗澡,父母就得轮流在门外“站岗”。她回校后,就和后勤组的同志研究,把校园角落里一个早已停用的职工厕所改建成淋浴室。他们自己动手修理房子,焊接管道,安装锅炉,花钱不多,就解决了教职工的洗澡问题。
教师们的居住条件大都比较差,所以,房屋修缮问题,也是赵丕娟同志非常关心的。每年雨季和冬季来临之前,学校都提前调查,谁家的房子需要大修、小修,有什么困难?缺料的,帮着买料;缺人力的,帮助组织人力。教职工的婚、丧、嫁、娶,扫房刷浆,有困难的,学校也尽力给予帮助。
赵丕娟家是双职工,急需煤气炉,但学校两次分煤气炉,她都不要,叫分给别的教师。赵丕娟同志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工作团结了全体教师。现在,教师们虽然在生活上还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他们心情舒畅,有一股奋发向上的朝气,学校也因此办得越来越好。
本报通讯员 朱振东
本报记者 李元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