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优秀的地下水“管家”——“三八”红旗手芦剑国探索西安地下水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11
第3版()
专栏:

优秀的地下水“管家”
——“三八”红旗手芦剑国探索西安地下水的事迹
女技术员芦剑国为西安市用水方面的来源和消耗的平衡问题绞尽脑汁。她年复一年搜集了近二十万字的资料,写成两篇有关地下水平衡问题的论文,对人们重新认识西安地下水,开发地上水,发展工农业生产,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水荒”,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西安一名优秀的地下水“管家”。去年,她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且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芦剑国在西安郊区水电局水工队担任技术员,本来是搞农田水利工程的,地上水的开发利用是她的本职工作。她跨行业探索西安地下水,的确有很多困难。也正因为这样,更显出了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水,同一个城市的产生、兴衰有密切关系。如今,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建设的需要,耗水量越来越大。如果开采过量,并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使生产受到极大的限制和破坏,甚至给国家和人民生活带来难以想象的危害。
西安地下水究竟有多大来源,人们应当怎样计划使用和管理?这些问题促使她不仅关注农田水利灌溉,进而对地下水的秘密发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很早就埋头钻研了。但在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影响下,她却被指责为“不务正业”、“反动学术权威”,送到干校劳动改造去了。粉碎“四人帮”以后,她重新探索地下水的奥秘,继续整理文化大革命以前搜集的水文、地质、气象、雨量、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资料。
为了得出科学的结论,一九七八年芦剑国又用全部精力,第二次实地调查了西安用水“收支”问题。调查刚结束,她又不辞劳苦访问了全市十多个单位,摸清城市地下水状况,搜集水文、水源、地质资料。
经过将近一年的刻苦努力,洒满心血和汗水的论文问世了。她出乎人们意料地提出了新的论断:西安地下水不是丰富,而是不足,来水量不是大于用水量,而是小于用水量,不但不能满足今后发展的需要,就连目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都已出现“赤字”。她在《西安地区水源平衡问题初步调查》论文中,论述了这个问题。
西安是靠地下水生存的城市,地下水资源每年可开采六亿三千万方,而一九七八年的实际开采量已达八亿多万方。由于地下水多年过量开采,地下水源得不到足够补充,以致出现了这样一些后果:
——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就连水量最丰富的渭河、沣河、?河、浐河、灞河水源地,在近十年内也下降了四十米。
——工厂、企业、学校、机关的自备井水量减少,农用机井大量吊空,报废。
——随着水位下降,地面也逐渐下沉。
为了使西安一带的水利资源,得到保护和充实,芦剑国在她的论文中建议:建立专门机构,对地下水实行统一管理,克服开采的无政府状态。积极开发本区水利资源,兴建拦蓄水工程,拦蓄近郊河流河水,并从外流域引进客水。在这些工程建成前,利用渭河水源引水接济全市用水。
西安市城建局总工程师、地下水老专家、西安市自来水创建人孙季华研究了芦剑国的论文,并重新调查了地下水供水状况,十分赞赏芦剑国对西安地下水补给量的新发现。负责西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的主任工程师张文集,读了芦剑国的论文,赞扬论文是经过周密调查提出的挽救地下水不足的措施,有卓识远见,并表示自愿去当芦剑国论文中设计的引水工程总工程师,用自己的晚年为西安人民造福。西安市建委还根据孙季华总工程师的建议,邀请了陕西省和西安市地下水勘探,农田水利,城市供水,环境卫生,科研三十多个单位的专家、教授,举行了西安市水源问题专题座谈会。芦剑国的发言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重视。
中共陕西省委和西安市委,对保护地下水源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积极筹划引水工程的所需费用。陕西省委第一书记马文瑞还接见了芦剑国,表扬了她不怕苦、不怕难,在四化建设中大有作为的精神。
芦剑国并未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一九八○年初,又写了一篇《西安地下水几个问题商榷》的论文。芦剑国除在地下水研究中取得显著成绩外,十多年来她还和水工队同志一起,革新研制了不少农田灌溉提水工具。她在工作中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称赞。
新华社通讯员 王明英
新华社记者 洪 岩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