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杨伯峻著《春秋左传注》简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13
第5版()
专栏:

杨伯峻著《春秋左传注》简介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我国最早以编年体写成的一部春秋时代的历史,史料基本可靠,记事详明,文字生动,历来为历史和文学研究者所重视。
《左传》这样一部重要的史籍,前人尽管在此书上做了大量工作,但至今为止,仍然缺乏一部比较全面的、在深入研究基础上写出的通释全书的著作。近三十年来,学术界有很多反映,希望能有一部这样的注释,以供研读、使用本书作为参考。
杨伯峻所著《春秋左传注》,就是试图为古代史和古代文学的研究者提供这一方面的方便而整理写成的。著者从小诵习《左传》,成年后从事古籍特别是先秦古籍的研究工作,在研究实践中,深感有必要对此书作出尽可能全面的整理。五十年代,著者还在北京大学任教时,就开始注意搜集有关的资料,逐渐积累,写成长编。在完成了《论语译注》和《孟子译注》以后不久,著者就以全部精力投入这一项工作。一九六六年以后,工作被迫中断。前几年,《左传》的整理工作又重新进行。一九七九年夏天,全书脱稿,总计近二百万字,从开始到完成,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在二十年的研究整理工作中,参阅了大量的书籍,利用和征引的近四百种,包括经、史、子、文集、笔记中的材料、考古发掘和金甲文的成果,以及近人的研究著作。
本书通释经、传全文,着重在史实、制度、名物的考订和难字难句的训释。有关史实方面,还利用其他先秦古籍和《史记》比较异同而加按断;礼制服饰方面,多数征引《仪礼》、《周礼》、《礼记》以相印证而又以传为主;职官方面,尽可能地利用战国时的典籍和东周时代的铜器铭文,根据时代和国别的差异加以考辨说明;天文历法方面运用现代天文学的知识;地理方面注意到说明今在何地。
由于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专业研究人员和大专文科学生,所以,对词义只就难讲的、古今异同较大的加以诠释。为了兼顾一般读者的需要,另由沈玉成同志依据注文为全部传文作了今译,以便与注文相辅相成。另外,著者沿袭《论语译注》的方法,在书末附录“词典”,其中词汇部分可以为研究先秦的古汉语提供一份有系统的资料,人名、地名部分并可兼起索引的作用。
本书预计在一九八○年底或一九八一年一季度由中华书局出书。(毕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