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芬兰的森林、护林和育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13
第6版()
专栏:芬兰通讯

芬兰的森林、护林和育苗
新华社记者 黄思贤
凡是到过芬兰的人,都对这个国家丰富的森林资源有深刻的印象。
芬兰的森林面积有二千五百万公顷,占全国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森林覆盖率占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平均每个芬兰人拥有五公顷多的林地。全国的森林蓄积量达十五亿二千万立方米,平均每人三百三十立方米。人们称芬兰是一个“绿色金库”,确实名不虚传。
森林工业是芬兰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之一,在芬兰国民生产总值中,它占四分之一。森林工业产品在全国总出口中向来占有很高的比例。一九七八年的林产品出口达一百五十亿芬兰马克,占出口总值的百分之四十二。
芬兰地处北纬六十度到七十度之间,就纬度说,属于寒带。但由于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它比同纬度的其他一些国家暖和,气候湿润,适合树木的生长,所以芬兰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森林的国家。但是,直到本世纪初,人们对森林还不珍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十分之一的森林面积连同土地割让给苏联,战后对苏联的战争赔款又以大量的木材和森林工业产品偿付,加上国际市场上对林业产品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因而在芬兰就出现了对森林的滥伐现象,森林资源日趋减少,森林工业的原料日感不足,这才引起人们对保护森林的重视。
森林法的作用
芬兰的森林三分之二为私有林,国有林不到三分之一。为了加强对私有林的管理,芬兰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定了私有森林法。森林法除一般要求不许任意砍伐森林、伐后要及时更新之外,对幼林的间伐和壮林的皆伐(全部采伐)都有明确的规定。为了保护幼林,规定:树木生长三十年后才可以进行间伐。间伐量不得超过蓄积量的百分之三十,两次间伐之间一般要相隔二十年,事先要得到林业局的同意。如间伐量超过森林法的规定,林业局有权进行干涉,甚至向法院提出起诉。壮林最后皆伐时,私有林主必须从收入中把一笔用于森林更新的款项存于银行,这笔款项只有等更新完毕、形成幼林后才能收回。如果林主在伐林后三年内未及时更新,国家就有权没收这笔款项,由国家营林队进行更新,届时林主还必须无偿参加劳动。森林法这项规定有效地防止了私有林主任意采伐、不加更新的现象。
培育良种
在芬兰,培育良种的工作已经进行二十多年,目前,全国建立了三十多个种子园,面积共四千多公顷,每年平均培育二亿株优良树苗。预计十年后,全国所需的优良树种都可由种子园供应。
在赫尔辛基附近的一个种子园的塑料大棚里,我们看到这个种子园经过多年的努力收集到世界各国的四十多种云杉,其中也有中国的云杉。据统计,播种优良树种可以使每公顷的木材产量增加百分之十到二十。
这个种子园还建有种子库,它是一个用不锈钢板作墙壁的冷藏室,室内有自动的空调设备,常年保持零下五度左右的恒温和百分之五十的湿度。这就可以使良种保存十至二十年不变质,并使种子的发芽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容器育苗
芬兰的冬季漫长,气候寒冷,每年只有六、七、八三个月适宜树种的发芽生长。为了扩大造林季节,芬兰目前正在大力推广容器育苗,即把种子先播在一个个用纸或泥煤、塑料做成的容器里,让种子先在温室内发芽生长。几个月后,等适合的季节到来,再把树苗连土带容器一起移栽到地上。这种育苗方法的优点是缩短了育苗周期,扩大了造林季节,使育苗技术工作向室内长年作业的方向发展,树苗的成活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在生产纸杯容器的来宁公司,我们观看了纸杯育苗表演。主人把薄薄一叠纸夹打开,固定在一个长八十厘米、宽约四十厘米、高为八厘米的微型集装箱里,里面一百三十六个纸杯象蜂窝一样地连在一起。芬兰朋友告诉我们,这种纸杯遇水湿润后能够分开,便于栽种,埋到土里容易腐烂,不妨碍幼苗根茎的发育,主人把装满纸杯的微型集装箱放进一台小型轻便的机器里,一按电钮,一、二分钟后出来时已经装好营养土并播上了种子。这种播种过程可以全部自动化,也可以采用手工操作的半机械化方式。播种好的纸杯存放在冷藏库里,需要时拿到温室里去发芽生长,八周以后便可用来造林。近年来,芬兰每年的造林面积达十二万公顷,平均每人零点三九亩,占世界第一位。(附图片)
芬兰961T型伐木打枝机每小时伐树一百三十棵,同时还进行打枝和选材。
新华社记者黄思贤摄
芬兰大力推广容器育苗。这种方法缩短育苗周期,实际上等于扩大造林季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