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园田特使的中东之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15
第7版()
专栏:新闻分析

园田特使的中东之行
长林 冬明
日本首相特使园田直,结束了历时近一个月的中东五国及印巴两国的访问,已于三月十三日回到东京。园田特使在出访前夕曾表示:这次赴中东等国不是去“乞求石油”,而是通过坦率的对话,“探索日本对中东的和平能做出什么贡献”。因而,这次中东之行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
园田特使是带着积极的外交成果结束这次访问的。日本报界认为,中东国家“对日本发挥政治作用的期待超出了想象”。园田特使在访问途中指出:这次“访问的成果,是(日本)在左右八十年代政治动向的至关重要的中东地区,奠定了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基础”。它表现在日本希望中东国家稳定供应石油的这种“单方面的依赖关系已成为过去”,双方共同认识到日本“需要中东的石油”,中东国家也需要日本“在政治、经济和技术等方面发挥作用”。
当前中东地区的形势,由于超级大国的角逐,日趋动荡。苏联出动大军入侵阿富汗,逼近波斯湾,进而控制石油资源,这既是对中东国家的直接威胁,又是扼制西方国家经济命脉的战略目标。因此,为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定,中东国家希望日本、西欧等国联合起来抵制苏联在中东的扩张;并希望日本以自己的影响,说服美国在对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上采取公平的立场。否则,“中东的和平问题如果拖延下来,将被苏联所利用”。
园田特使表示,在中东和平问题上,日本可以做两件事:一是站在国际立场上,“为实现中东和平积极采取行动”,二是“从世界的视野”处理日美关系,对于中东问题,“日本要从友邦的角度,向美国坦率地提出建议和忠告”。日本的这一立场,受到波斯湾沿岸国家的积极评价。
日本加强对中东的外交活动,是八十年代日本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日本国际问题评论家及报刊分析,日本对中东外交采取这一新姿态,其因有三:
其一,在新形势下,“全方位外交”已行不通,日本对此进行了“反省”。外交评论家伊藤宪一撰文说:“全方位外交完全不能发挥外交指针的职能,极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以甘心作出牺牲的决心进行选择”。
其二,日本认识到“经济外交”有局限性,“没有中东地区持久的和平与安定,就无法确保原油的稳定供应”。《每日新闻》就曾指出:如果日本对“中东的政治问题不积极关心并分担责任,要确保石油就很困难”。其三,日本外务省首脑认为,在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的形势下,“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国民,已不得不更加敏感地来考虑日本的安全保障问题”。如果对中东国家不进行政治、经济上的支持,一旦中东的石油被苏联控制,对将近百分之八十的石油靠中东供给的日本来说,无疑是生死攸关的致命打击。为此,园田特使行前对日本记者表示:“为了多数国家的和平与安全,日本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发挥作用”。
当然,园田特使在这次中东之行中所表现出的日本外交的新姿态,在日本国内并非完全一致;在国外,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又常涉及到美国的态度。“卡特政府能否简单地有所作为,尚属疑问”。今后事态如何发展,日本政府在实际行动上如何表现,将引起人们的注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