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人们开始过着安定的日子——物价稳定下的长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6-16
第2版()
专栏:长沙通讯

  人们开始过着安定的日子
——物价稳定下的长沙
罗厚仁
劳动群众解除了生活上的顾虑
“世界变了”——湖南人民开始用新的眼光来看这个新的时代。他们相信人民政府是有办法的:“物价硬是平住了”。人民生活安定,市场情况好转,一切都在朝着新的方向迈进。人民怀着兴奋的心情向十二年来受通货煎熬的日子告别了。长沙县的一个农民说:“这是享毛主席的福。”
从三月中到四月底止,一个多月的工夫,物价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六,也就是人民币的币值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六。全省八个主要城市物价总的趋势,是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各阶层人民都感到松了一口气,特别是依靠薪水过日子的工人以及广大劳动群众,解除了生活上的顾虑。湖南大学的教授们过去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发了薪水以后,就要赶快过河来买光洋或合伙买米,现在没有这些麻烦了,开始过着十二年来所未有的安静的日子。湖南机械厂的职工们,在物价波动时是抱着“发饷三天冲”的心理,到发薪水时,厂里工作无形停顿,大家都抢购东西去了,不管需要与否一把抓,牙刷买上把数,剩下一点钱也要进馆子把它吃光。现在,他们说:发了薪水,用不着操那些空心了,都把票子藏在身边舍不得用,生产情绪也特别高,工场里也再听不到为物价而发的牢骚了。
这是一个大的转变,各阶层人民,都表现无限的欢欣。
我问一些私营银行钱庄的职员,他们说:过去“一宿两餐”的存款,出进频繁,清点票子太麻烦,现在定期存款多了,工作比以前轻松。长沙保养场技工蒋中和他一家六口人,过去在蒋匪帮统治时期,一个月工资难买六斗米,只够他一个人生活,解放后,现在他拿一二○个工薪分,儿子在厂里学习,一家人的生活都解决了。过去长沙市太平街一带的银元市场是很“繁荣”的,最近我碰到一个银元贩子王老头,问“遭鼻子(即银元暗语)什么价”?他说:“现在我们规规矩矩做小生意了,洗手不干,可以做个清白人了,稳扎稳打,赚一个算一个,以前那个“路”风险大,不是人干的。”
正当工商业家大都认清了方向
物价稳定以后,人民生活的变化是很大的。例如:过去工商业的资方顾虑很深,他们说:“解放好是好,柜头长青草”。因为那时正当执行回笼政策的时候,物价不断下落,一般商人习惯于过去在通货膨胀中的投机经营,一下转变不过来,恰巧又碰上公债交款、春季税收开征,加之春荒时期,生意萧条。特务便乘机造谣说:“毛主席从苏联回来,要提早实行社会主义”。因此各地都呈现不景气,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大店变小店,住商变行商。后来,国营贸易机关大力扶助,主动调整价格、加工、订货、代销等措施,同时人民政府开始调整公私关系,召集工商界人士开会,纠正税收偏向,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延期缴纳或减轻负担,工商业家的看法也转变了,顾虑已逐渐消除。长沙市有个商人在座谈会上说:“我在解放之初只有两三分相信人民政府,去年年底相信五分,今年相信八分,今天才十分相信了。”现在很多正当工商业者都已认清了方向,知道要解决生产和业务的困难,必须资方改善经营方法,劳方发挥生产积极性,双方协力才能度过难关。现在市场发展渐趋正常,工商业情况开始好转。特别是调整工商业,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政策的方针宣布后,更大大鼓舞了他们积极经营的热情,各地纷纷组织联营及劳资协商会,有的则调集资金,扩充生产设备。零售和批发生意也已趋向活跃。如:长沙私营益盛细布庄五月份每日的销货额达千万元左右,较过去增加一倍多。部分工业品亏本的现象开始扭转过来。如:长沙广大染织工厂,自二月二十二日至四月底结算,赔本三千四百多万,该厂经理邓济美曾参加北上参观团,他看到东北和华北一带工商业发展的情形,对自己经营的事业很有信心,就进行改善经营,搞好劳资关系,实行节约,因而产量日益增加,到五月间收支已接近平衡,现在开始已有利可获了。最近碰到一些工商业界,他们一个个笑逐颜开,不像以前那样愁眉苦脸满腹牢骚,他们都说物价稳定后,生意好做些了。还有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歇业厂商发展已趋停止。据长沙市工商局统计,四月份批准歇业的工商业户达四百家以上,五月份歇业的只有三百六十余家,开业的一五二家,开业的资金却比歇业的资金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四点四。而且最后一周还有八十七户申请开业,现正审核中。最近自动撤回歇业申请书的有五十余家。衡阳的商人说:“目前困难是暂时的,只要看人民政府对物价这样有办法,就可相信对国家经济建设也一定会有办法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