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重视影响橡胶生产的“症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16
第3版()
专栏:心里话

重视影响橡胶生产的“症结”
看了你报二月三日《让海南岛为四化充分发挥热力》的来信和报道,浮想联翩,感慨万分。我是农场的老工人,有几十年的实践,现在忍不住要说说心里话。
周总理生前提出:海南岛要发展六百万亩橡胶。在六十年代初,《南方日报》也载文说海南、湛江地区宜胶地产值是全国最高的。可是六十年代,农场为解决粮食问题,注意力就开始分散了。“共产风”“资产风”反复出现。刮“共产风”时,工人吃不饱,影响生产;刮“资产风”时,工人大搞自留地,肚子虽饱了,但精力分散了。从农场来说,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力搞橡胶,三分之二的人力搞粮油和后勤。我们常常想,国家十分需要橡胶,却不大力发展橡胶;农场粮食不够,却用粮食去换取进口橡胶。对这种做法,我们真不理解。为了解决粮油问题,我们出名的东平农场,还把几百亩橡胶推平改为电灌水田,结果三年还未种上水稻。老百姓痛心地说:“种粮难道比种橡胶合算吗?”
我们也有如黄镜棠同志那样的心情、愿望,但愿农垦事业的“症结”能引起重视。
广东东平农场 黄环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