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青年团员带头做出成绩 榆树庄农民纷纷成立互助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6-16
第3版()
专栏:京市新闻

  青年团员带头做出成绩
榆树庄农民纷纷成立互助组
【本报讯】京郊十五区榆树庄青年团员,响应政府增产号召,组织宣传队,解释生产政策,消除了富农及部分中农对增产的顾虑。他们并以生产互助的实际效果,带动农民,展开增产运动。今年二月间,政府提出增产一成的号召时,该村富农还怕雇了长工,将来被斗。部分中农也顾虑多打了粮食,多缴公粮。因此,这些人的生产情绪都不高。该村青年团员们首先说服自己的家庭,并组织宣传队,利用快板、秧歌等方式进行宣传,说明政府的政策是奖励劳动发家致富,因勤劳增产的部分,并不多缴公粮。经过广泛地宣传解释,农民们开始打破了生产顾虑。团员张本容的父亲在了解政策后,就提出了增产五成的计划,并且省吃俭用,大量买粪上地。
在全村展开增产运动时,中共支部号召农民,组织生产互助组。一般农民对生产互助组没有信心,大都认为“互助不抵不互助,省得麻烦”。因此,虽组织起来一些互助组,大多徒具形式,不起作用,有的很快就垮了。此时,该村所属骆驼庄自然村中的女团员(中共党员兼该村团支委)王金珍,即带头与同村的三个女团员,组成互助组,积极投入生产。一般农民开始还轻视她们。但她们并没灰心。她们按等价两利原则,订出拨工办法和规则。每天天不大亮就下地,每晚还坚持识字学习。互助组的工作效率较分散工作时大大提高。过去一个女工抵半个男工,现在她们每个人的成绩都超过了男工。
王金珍互助组的成绩,使农民们真正认识了互助组的好处。已经参加了互助的,都在积极整顿原有组织。很多从前没有参加的人,也都要求参加互助组了。现全村已出现健全的互助组十三个。由于男女劳动力的不同,大家又研究出切合实际的公平互利及农忙时农闲时的灵活运用等办法。对增产直接起着推动作用。
(程仲、关涛、张宝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