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芬兰森林经营的一些做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18
第6版()
专栏:芬兰通讯

芬兰森林经营的一些做法
新华社记者 黄思贤
战后三十多年来,芬兰为发展林业下了不少功夫,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经营森林方法,因地制宜地研制了一大批林业机械,使森林经营和森林工业实现了机械化,解除了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择劣间伐
间伐是促进幼林快速生长的好办法。芬兰树木生长期平均为一百年左右,这期间要进行三、四次间伐。经过几次间伐后,每公顷的株数从二千五百株最后减为五百至七百株。一九七八年全国取得间伐木材一千七百万立方米。
芬兰过去间伐的方法以择优间伐为主,即先把长得好的树木伐掉,留下较次的树木。私有林主这样做,当然可以从间伐中先取得一笔较好的收入。但是,这种间伐的结果必然是好树越伐越少,最后留作母树的多半是一些次树。战后,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把择优间伐改为择劣间伐,即把长得不好的树先伐掉,让好树长得快一些。芬兰森林法也为此专门作出规定。这样,私有林主从间伐中取得的收入虽然开始时少一些,从长远来看收入却增加了。沼泽地改造
芬兰全国有沼泽地九百万公顷。这些沼泽地原先根本不长林木。
改造这些沼泽地的有效办法是开沟排水,即每隔二十至五十米开一条沟,使水顺着沟排走,把水排干后再进行施肥和种树。自五十年代以来,芬兰每年有十几万公顷的沼泽地得到改造。三十年中,已有五百万公顷的沼泽地改造成为好的林地,每年为木材加工工业提供五百多万立方米的木材,占总采伐量的十分之一。整地和施肥为了提高播种的发芽率和植树的成活率,芬兰近年来开展大面积机械化整地,这是营林技术方面的一项新发展。芬兰每年机械化整地的面积达十多万公顷。整地就是在皆伐(全部采伐)之后或播种之前进行松土。在拉赫地附近的一块林地上,我们看到一种新式的整地机在工作。这是一种齿形耙式整地机,后面装着两个带齿的圆形耙。由于液压装置的作用,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也能均匀地耙地。一人操作,八小时可以整地十至十二公顷,工作效率是比较高的。芬兰朋友说,先整地,后播种,就会大大地提高树苗的成活率。
从六十年代以来,芬兰开始进行林地施肥。一九七七年,全国施肥的森林面积达二百一十万公顷,约占全部森林面积的十分之一。在经过排水的沼泽地上每公顷撒一百五十公斤的氮肥,每年可增加二立方米的木材。一般每隔五至六年施肥一次。在芬兰,林地施肥目前主要依靠人力。飞机施肥只占百分之三十。先进的林业机械
随着营林技术的发展,芬兰因地制宜地研制了一整套林业机械。芬兰是世界上林业机械能够自己成龙配套的少数国家之一。
在伐木场,我们看到有大型联合机和集运机,这些机器马力大、效率高,一台机器可以代替几十个人劳动。如一台大型联合机,每小时能处理一百三十棵直径达五十至六十厘米的大树,从伐木、打枝到选材一气呵成,后两道工序是自动控制的。
用于集材的各种集运机,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些集运机载重量一般都在十吨以上,不仅装有象手臂一样灵活的液压臂,装卸自如,而且它的六个车轮子(有的是八个车轮)都能自己转动,越野性能强。如在车轮上安装防滑链或半活动的履带装置,冬季就能在一米深的雪地上照常作业。有些集运机还能前后驾驶,开车和装卸原木由驾驶员一人完成。
在间伐的林业机械方面,芬兰近些年来研制成功一种小型联合机。这种机器体积小、重量轻,能在树林中穿行而不损坏树木。它装有一只象钳子一样的液压臂,能把二十五厘米粗的树一下剪断。每小时能伐倒七十棵树,同时进行打枝、造材和归堆,工作效率比人力高十倍。
原木进行加工处理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剥树皮。芬兰有一种效率很高的剥皮机。原木进入剥皮机,经刀头一旋,几秒钟时间,树皮就被剥得光光的。
芬兰的森林所以能够比较合理地进行规划和管理,与林区交通发达是分不开的。全国公路长二十万公里,其中林区道路三万公里。国家公路已成为林区公路的干线。林区公路网的密度平均每公顷约八米,局部地区达十二米。由于林道四通八达,集材的距离一般只有三、四百米,最远的也只有八百米。(附图片)
芬兰赫尔辛基市附近的塑料暖房。这里种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四十多种云杉,其中也有中国的云杉。
新华社记者 黄思贤 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