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分工明确 任务具体 奖罚严明 滑县实行干部责任制五业兴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19
第2版()
专栏:

编者按:不论何种工作,如果责任不清,赏罚不明,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都是搞不好的。河南省滑县、福建省建瓯县实行干部责任制,分工明确,任务具体,有表扬有批评,有奖励有惩罚,并以实行责任制的好坏作为今后干部是否提升的依据,这就大大加强了干部的工作责任心,作风大变,五业兴旺。这些做法可供各地参考。
分工明确 任务具体 奖罚严明
滑县实行干部责任制五业兴旺
本报讯 通讯员贾全雪、记者陈朝中报道:河南省滑县对县、社国家干部实行责任制,做到任务具体,功过分明,出现了你追我赶搞好工作的喜人局面。全县去年战胜干旱,夺得五业兴旺,粮食总产比前年增加六千五百多万斤,成为河南省增产多的县之一。
前年,这个县的桑村公社实行干部责任制,十一名社干部和六名副书记,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每人包一个基点(每个基点包括条件基本相同的四至七个大队)或一个大队。凡各项工作搞得好,所在队或基点农工副业发展快,就给予表扬或适当奖励。对玩忽职守或生产瞎指挥造成减产的,就给予批评甚至扣发一定数量的工资。年终经所驻大队党支部鉴定和公社干部民主评议,记入业务档案,作为今后转正、定级、提薪、提拔的依据。滑县县委了解桑村公社的做法后,认为很好,在去年二月初召开的全县四级干部大会上加以推广,并在全县二十二个公社中建立了一百一十七个基点,由公社干部分别蹲点包干。同时,县委、县革委会和各局委的领导干部也包了二十个大村、大队。县委有三名书记和六名常委分包全县的六个片。全县抽出一千一百名干部深入基层蹲点包队。
滑县实行干部责任制以后,带来了三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首先,干部把精力转到了生产上,人与人、社与社之间明比暗赛。在夺取小麦丰收中,全县二十二个公社有二十一个增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唯独焦虎公社不增产。在县委召开的小麦生产表模会上,这个社的干部如坐针毡,他们决心夏季丢了秋季补,赶上兄弟社。在秋田管理中,克服“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做法,实行了联系产量的“五定一奖”等责任制,战胜干旱,夺得了比上一年秋季增产一百二十多万斤的好收成。
其次,按照客观规律指挥生产的干部大大增加了。这个县的一百七十万亩土地中,沙地、盐碱地面积占百分之七十,适宜种植大豆和高粱,可是过去往往一刀切,不让种这些作物。强调种的玉米在伏天需水时偏偏碰上“卡脖旱”,产量只有一百来斤。去年,各级领导蹲点包队以后,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因地制宜安排种植面积,全县扩种大豆二十一万亩,高粱五万二千亩,结果,都获得了丰收。同时,高粱秆可以编席、盖房用,高粱穗脱粒后可以扎笤帚,每亩还可增加收入五十元左右。
其三,会议明显减少了。干部加强了责任感,耽误生产的“马拉松”会议不敢开了。这个县的晚玉米占秋播面积的一半以上,总是收麦后再种,产量很低。年年在会议桌上研究都没有解决问题。实行干部责任制后,他们听取群众“春争日,夏争时”的意见,认真研究了当地气候特点和水肥条件,纷纷向县委建议,提前半月到二十天,在将成熟的麦垄点播玉米。虽然没有象以前那样几次开会研究,却使全县玉米比上一年增产二千多万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