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不能再这样浪费矿产资源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20
第1版()
专栏:来信

不能再这样浪费矿产资源了
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听到一些研究矿产资源问题的专家反映,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但同时又是矿产资源浪费严重的国家。据估计,目前我国开采矿产资源的平均损失率达百分之四十至五十。如果不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
湖北省有一个石膏矿,共有十二个膏层可开采。开采单位先开质量较好的第七层石膏。这样,在它上面的几层石膏就无法开采了,浪费了大约一千七百万吨石膏,占这个矿石膏储量的百分之三十六。这种采富弃贫、采大弃小、采易弃难、采厚弃薄的现象,在各地采掘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这种不合理的开采,在一些社队采掘企业中,尤为突出。位于四川省的一个锡矿,是一个很有远景的大型矿区。当地一些社队企业进入矿区开采锡矿,只采夹在矿层中厚度不到一米的特富矿脉,大约有四分之三的矿石被废弃。
采掘生产中的“单打一”做法,使国家的矿产资源受到损失。地下的矿产常常是几种矿共生的,本来应当进行综合开采。但是,我国各个采矿部门,往往只开采本部门需要的矿种,对共同赋存的其他矿种弃而不采,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许多地质专家们提出,不合理、不科学的开采,造成国家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认真整顿采掘生产,确实是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要制订和颁布必要的法规,实行统一管理。专家们建议,国家要尽快制定颁布有关矿产资源问题的法规,恢复和建立国家矿山管理机构,使矿山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部门管理。
其次,要改革现行采掘生产管理体制。矿产资源在地下的赋存情况往往是比较复杂的。这就要求采掘工业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科学性和综合性,要求采掘生产进行预先设计、建设和综合开发。不少专家提出,应当考虑进行采掘生产管理体制的改革,研究建立起我国统一的采掘工业体系。这是改善和提高我国的采掘工业的重要途径。
专家们呼吁:在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之前,各个从事采掘生产的部门,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采掘生产和矿山工作进行必要的整顿,减少和杜绝资源浪费现象。对于少数由于乱采乱挖造成国家矿产资源严重损失的单位,要加强教育,限期整顿,情节严重而又不认真改正的,要给予必要的经济制裁。
新华社记者 施宝华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