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她对青年有颗炽热的心——记街道干部邵玉华挽救犯错误青年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20
第4版()
专栏:

她对青年有颗炽热的心
——记街道干部邵玉华挽救犯错误青年的事迹
在郑州市二里岗搬运新村一带,有一批犯了错误的青年改邪归正,逐步走上了正路。每当人们谈起他们可喜的变化时,总要对街道干部邵玉华赞扬一番。
搬运新村靠近郑州东火车站。该居委会管区内,有一些青年不同程度地犯有偷摸赌博等错误。邵玉华是负责这个居委会工作的办事处干部。她在办事处党支部的领导下,和居委会其他干部一起,因陋就简,自力更生,广开就业门路,成立了维修、搬运、油漆、蔬菜、饭店等九个队组,陆续把一批待业青年,其中包括犯有各种错误的青年组织起来,参加了工作。既方便了城市群众生活,又教育改造了犯错误青年。
邵玉华把这些青年组织起来之后,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法纪、前途和理想教育,鼓励他们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青春。对犯错误青年,邵玉华特别关心,一再要求他们:放下包袱,讲清问题;既往不咎,重在表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一些犯了错误的青年,在她的启发下,主动交代过去所犯错误,有的退赃款,有的退赃物,上缴作案工具等等。
在有了良好的开端之后,邵玉华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个环节,依靠街道集体企业聘请的老工人,和这些青年订包教合同,传技术教思想;在青年中让一个进步快的带一个进步慢的,开展一帮一活动;召开家长座谈会,把组织帮助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邵玉华自己白天晚上和青年人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主动亲近他们,了解他们,随时随地谈心做工作,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往前走。青年刘利青上班不好好劳动,东游西串,邵玉华找他谈心,既指出他的长处,又分析他的缺点,说得刘利青心里热乎乎的,很快有了转变。女青年孔兰香干活时怕脏怕累,邵玉华热情帮助,使她对艰苦劳动有了正确认识,干起活来跟小伙子一样,多次受到工人师傅的表扬。
张传印好逸恶劳,吃喝偷赌,别人惹不起,父母管不了。公安部门决定要对他实行劳动教养。对这样的青年,邵玉华也伸出挽救的手,她主动从公安部门把张传印要了回来,并吸收他加入了维修队。邵玉华一步不离地跟着他,劳动中发现他干得好,就当场表扬,鼓励进步;发现缺点立即帮助,也不姑息迁就。晚上家访时,把他的父亲、母亲、姐姐、妹妹叫在一起,大家帮助教育。张传印看电影,邵玉华唯恐坏人再把他拉过去,就陪他到电影院门口。电影开映了,邵玉华坐在电影院门口等他,散了场,又送他回家。人非木石,谁能无情?对邵玉华这一片热血心肠,张传印感动得流下了痛悔的眼泪。他每天早上班,晚下班,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国庆节前被维修队评为青年突击手,最近又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几个月来,他把领下的工资如数交给父母,不再乱花钱了。上个月还给家里买了一部新收音机,喜欢得父母亲合不拢嘴。
青年人思想容易出现反复。邵玉华根据这一特点,反复做工作,促使他们不断进步。李新民参加了维修队,在邵玉华的帮助下,进步很快。可是,时隔不久,邵玉华却发现小李上班时沉默寡言,无精打彩。晚上家访时,他父母也反映最近几天李新民吃饭很少,很早就蒙头睡觉。问他哪里不舒服,他不理。邵玉华一连几个晚上到他家里找他谈心。开始,他怎么也不说,后来看到邵玉华态度实在诚恳,才说了真情。原来,李新民从强劳场回来,在参加维修队之前,曾流窜外地一段时间,干了坏事。现在公安部门清查到这件事。他思想负担很重。邵玉华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鼓励他说出了真话,同时,又主动向公安部门反映了李新民的进步。公安部门经过查实,认为李新民的转变是较为扎实的,鼓励他接受教训,重新做人。这件事感动得李新民痛哭流涕,从此更加努力劳动,刻苦学习技术,因此提前晋升为二级工,并被评为青年突击手。 本报记者 姬世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