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弄巧成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20
第6版()
专栏:短评

弄巧成拙
苏联为了推行全球战略,出兵侵占阿富汗,杀死阿明,扶植新傀儡,这种冷酷无情的手段,对那些还在追随苏联的人来说,无疑是不寒而栗的。苏联为安定他们的情绪,绞了不少脑汁,进行辩解。但说来说去,总是矛盾百出,不能使人信服。于是塔斯社的政治评论员科尔尼洛夫自告奋勇,从他的枯肠里又为克里姆林宫搜索出了一个新的说法。
据科尔尼洛夫说,苏联是应三届阿富汗政府总共不下十四次请求派兵进入阿富汗的,而阿明是被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的“健康力量”干掉的。据他说,就在阿明倒地之时,苏联“有限的”军队正在“开始进入”阿富汗的“过程”中,阿明被杀与苏军入侵“不过是时间上的巧合而已”。言外之意,苏联的手是干净的;类似阿明的人不必担心苏联会杀他,如果将来他真的被杀,那可能是另一次“时间上的巧合”。因此,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世界上的事情就是“无巧不成书”嘛!
科尔尼洛夫的嘴的确很“巧”,亏他说得出这个“巧合”论。但是他的心是虚的,因为他不敢正视他这个“巧合”论里的许多破绽。试想,三届阿富汗政府请了总共不下十四次,苏联都没有出兵,为什么偏巧在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的“健康力量”杀死阿明的“过程”中,苏联的军队进入了阿富汗呢?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的“健康力量”又为什么不迟不早,偏巧在苏联军队进入阿富汗的“过程”中杀死阿明呢?阿明既然是邀请苏军进入阿富汗的合法政府首脑,又是在苏军警卫、控制下的达鲁拉曼宫里被杀的,开进阿富汗的苏军为什么不去拯救他呢?苏军同所谓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的“健康力量”之间有些什么勾结呢?人们不禁要问:怎么“巧”事都叫苏联碰上了呢?如果不是按照事先“巧”安排的时间表进行,怎么会“巧”得这样离奇?
科尔尼洛夫的“巧合”论,遮掩不住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行径和毒辣手段。倒是他提到的杀死阿明的所谓“健康力量”,值得人们注意。谁都知道,莫斯科是善于发现“健康力量”的行家。在一些亚非国家里,在不结盟运动中,苏联都一再指望“健康力量”能够有出头之日。现在,科尔尼洛夫让人们知道,在苏联的政治词汇里,所谓“健康力量”就是象杀死阿明、被苏联捧上台的一伙亲苏分子,就是苏联的傀儡和代理人。这是很有意思的招供,对于全世界警惕苏联霸权主义的扩张渗透颇有好处。科
尔尼洛夫弄巧成拙,这大概是他在鼓其如簧之舌的时候碰巧没有预料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