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讲究成本 增产增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21
第2版()
专栏:在地方报纸上

讲究成本 增产增收
据《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高邮县八桥公社忠堡大队去年粮食总产比大丰收的前年增长百分之十八,农业成本却比上年下降百分之八,做到了高产量、低成本、增产增收。他们的经验是:“大河里的水是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的,降低成本也要从一分一厘钱抓起。”例如,为解决高产所需要的肥料,他们总是每年拿出一部分粮田种植绿肥,集体和社员的猪仔饲养量保持在一人一点五头;割青草,捞水草,还田秸秆共六十多万斤,使每亩有机肥达到八至十方。在做到以有机肥为主的同时,他们还坚持科学使用化肥,改面施为深施,改撒施为穴施,改单施为磷氨混施,并注意看天看苗看地施肥。这样,全大队仅此一项,节省开支五千四百元。忠堡大队干部群众还处处精打细算。大队建立了一整套农机具等物资管理责任制度,去年单柴油费用,就比上年下降一千九百五十元。农用塑料薄膜、化肥袋都及时回收,好的继续使用,坏的也不丢弃,派上别的用场。就连扣牛和场头用的绳索,也是利用河坎种植红麻自己加工。
为此,《新华日报》发表题为《从一分一厘抓起》的署名文章:孤立地看,一分一厘钱真可谓不足道哉;殊不知,正是若干个一分一厘钱,积累成一角、一元、千元、万元。当前,一些社队之所以成为“粮食过千斤,分配没现金”的高产穷队,往往正是与忽视“一分一厘”、种田不讲成本有很大关系。
高邮县一位同志算了一笔帐:这个县去年粮食总产十亿零八千万斤,如果生产每斤粮食的成本降低五厘钱,则全县可节约五百四十万元,平均每个农民可增加收入七元七角。这笔帐清楚地显示出,“一分一厘”直接关联着成本的多少和社员收入的高低,实在不可小看。
有些同志也知道降低成本的重要,但到落实措施时却顾虑重重,停留在口头上,特别是那些产量高、成本也高的单位,对降低成本很有点信心不足。克服忧虑、增强信心的办法之一,就是眼睛向下,发动和依靠广大社员群众,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处处精打细算,事事不忘节约;努力开源节流,充分挖掘人才、土地和物质资源的潜力,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降低成本的门路多得很,重要的是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注重行动,扎扎实实从一分一厘钱抓起,须知:一万个“○”抵不上一个“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