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为实现四化贡献知识和才能——就科技工作者出谋献策问题访科协二大代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21
第4版()
专栏:

为实现四化贡献知识和才能
——就科技工作者出谋献策问题访科协二大代表
科技工作者的咨询建议能不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效益?怎样才能发挥效益?在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记者就这个问题,访问了一些参加会议的代表。
代表们首先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大业,激励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他们纷纷提建议,出计谋。中国农学会恢复活动以来,已经收到比较重大的建议二百多条;黑龙江省、地、市一年多来收到各种建议六百五十多条。这些建议涉及国家的方针、政策、重点建设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划、人才的培养教育和使用,等等。我国重点建设工程——南水北调原已确定上马。一些科技工作者认为,这是一项影响国计民生、关系子孙后代的重大工程,但工程的规划科学根据不足,提出了应该反复调查,千万不要急于上马的重要建议,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采纳了这个建议。现在,许多专家正围绕如何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综合治理旱、涝、碱以及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学术争鸣,为工程是否上马,提供更加充分的科学根据。其他如东北地区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南部热带、亚热带山区如何建设,怎样才能加速城市住宅建设等等问题,科技工作者也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咨询建议,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有些已经在四化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水利学会和林学会的许多代表从切身经历中体会到,咨询建议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比如,为了弄清南水北调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黄淮海平原的水资源情况及其变化规律,一大批科技工作者查阅了建国以来经过几万人辛勤劳动积累起来的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了四千九百零六个动态观测点的数据,研究了一千八百一十一条水位曲线,计算了二千三百五十五个参数,为学术争鸣提供了依据。一些林业专家为了使他们的“发展芦竹做纸浆”的建议切实可行,前年六、七月间,到浙江、上海、广西等地进行调查。他们顶烈日,下海滩,涉塘堰,爬山岗,对于一根芦竹的总根可以出多少苗,芦竹在当地有无发展前途,一亩芦竹可以出多少纸浆,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都一丝不苟地作了实地考察研究和计算。这就使他们的咨询建议既有充分的事实材料和科学数据,又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比较容易地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来自上海等地的代表认为,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精神,还表现在敢于坚持科学真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科技工作者的建议,在开始提出来时,常常不容易为有关方面所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科技工作者,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反复调查研究,只要自己的建议是合理的,有科学根据的,就再向有关部门申述,直至被采纳。我们应该提倡这种精神。
湖北、辽宁等省市的代表认为,要使科技工作者的咨询建议在四化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经济部门真正尊重科学,尊重科技工作者,尊重科技工作者的建议。去年秋天,湖北省遭到百年不遇的旱灾,小麦播种后,有的不出苗,有的苗稀少。湖北省委及时委托省农办多次邀请小麦专家出主意,提建议,请专家到现场考察。专家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的规律,提出了加强麦田管理,及时催芽补种,合理施拔节肥的建议。省农办根据专家们的建议,组织了两个“专家报告团”,分赴农村,向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讲解催芽补种和施拔节肥的科学技术知识,省农办及时调拨了化肥。这些,都为各地采纳建议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物质条件。湖北省委和省农办不是形式地而是真心实意地吸取并采纳专家建议的精神,受到代表们的称赞。
但是,很多代表也提出,现在还有不少领导干部不大愿意听取科技工作者的意见,认为没有科技工作者,工人照样生产,农民照样种庄稼。因此,科技工作者一些很好的建议,有时就得不到那些不懂得科学技术的领导干部的欢迎,有时甚至被认为是“异想天开”。代表们希望这些领导干部能真正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多学一些业务技术知识,争取和科技工作者多一些共同语言。有的代表还指出,有些领导干部比较重视有名望的科学家、专家的建议,但对一般科学家、专家特别是中、青年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建议,常常是束之高阁,打入冷宫。这很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名望的科学家、专家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固然应该听取他们的意见,一些中年科技工作者,现在也是科技战线的骨干力量,其中很多人是很有科学水平和远见卓识的,他们的建议,同样应该受到重视。
科技工作者的咨询建议本质是要改革,要前进,有些必然会和原来的体制、政策、制度等发生矛盾。一些学会的代表们说,我们的体制、政策、制度,都应该促进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而不是相反。他们呼吁有关方面赶快重视这个问题,并逐步求得合理解决。实践证明,只要有关方面认真对待,有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上海的代表举了一个例子:我国四化建设迫切需要功率大、体积小、耐高温的电机,制造这种电机,需要一种新型绝缘材料,有关部门已于一九七七年底,将这一新型绝缘材料试制成功,通过鉴定和试用,证明性能良好。目前,上海已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但因为税收和上缴利润不合理,致使这种新型绝缘材料价格昂贵,影响了推广使用。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上海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关于推广这一科研成果的建议。现在,这一建议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上海市税务局已决定降低税率,这种新型绝缘材料的生产问题正在落实。代表们说,这种从实际出发,认真改进现行的某些不合理的经济政策的做法,对于落实科技工作者的建议,促进四化是十分必要的。
本报记者 缪宜琴 王友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