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工业中的公私兼顾和产销平衡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6-16
第5版()
专栏:

  工业中的公私兼顾和产销平衡问题
王新元

调整工商业的主要内容,就是调整公私关系,和产销关系,做到公私兼顾,和产销平衡。在反动派统治时期,中国的工商业,是按照殖民地型的资本主义的规律发展的。在那时候,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勾结或依托于帝国主义的势力,对中国的民族资本实行“兼并”,对产销实行“垄断”。民族资本处于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也只能按照殖民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应用各种旧式经营的方式,如勾结官府,投机倒把,依赖通货膨胀,自由抢夺市场等,来挣扎支持。而正当的工商业者,是很难维持的。因此,形成了中国工商业者一些先天的缺点。
自统一财经工作,争取财政收支平衡以后,这些缺点和弱点,就显明的暴露出来。以致一些无利于国计民生的企业,为官僚资产阶级服务的事业,纷纷垮台,形成这次全国性的特别萧条的局面。正如患着一个沉重的毒疮的人,经过大夫的割治以后,因为流血稍多,毒疮虽然割下来了,可是身体也显然觉得更为虚弱,其实这正是“否极泰来”的征象,这次中央号召的调整工商业,也正是统一财经政策后进一步的自然而必然的发展,好像对一个施行手术的病人,加以调养和滋补,使其恢复正常的健康,是自然而必然的一样。
有些人以为:调整工商业,就是改变或者修正了统一财经工作争取财政收支平衡,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这不是改变和修正,而是前一政策的必然发展,只有正确的坚定的执行了这一政策,才有可能把中国从殖民地型的经济,基本上扭转过来,实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改造。即令在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点偏差和错误,也必然还是有一些工商业,是要被打倒被淘汰的。今天只可以说,在执行的技术上,因为有了一些局部的个别的偏差和错误,使正当的工商业也受了一些影响,应该予以必要的调整。
现在的中国工商业,已经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政府和人民,今后都必须主动的自觉的掌握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向,即充分的注意公私兼顾与产销平衡。

轻工业的公私关系中,有三个问题,值得提出来研究的,就是公私的比重,领导和调整问题。
(1)公私的比重问题,在轻工业方面,私营的占着优势,兹举四种重要的轻工业为例:
造纸 制革火柴 橡胶
公营私营 公营私营公营 私营 公营私营厂数二七% 七三% ○·五% 九九·五% 八% 九二% 四%九六%职工人数 五六% 四四% 一三% 八七% 二三% 七七% 二三% 七七%主要设备 四三% 五七% 一六% 八四% 一一% 八九% 一六% 八四%生产能力 五六% 四四% 一三% 八七% 二四% 七六% 车胎六四% 三六%人力车胎 四三% 五七% 胶鞋一○% 九○%
这四种工业,除造纸事业,公营稍占优势外,私营均占百分之八十以上。有许多轻工业,还完全没有公营工厂。毛主席说:“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性,广大的小资产阶级与中等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使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在一个长时期内,还是必须允许他们存在,并且按国民经济的分工,还需要他们中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部分,有一个发展,他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特别在轻工业中,私营工业的地位,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公营轻工业,现在不可能也不必要压倒私营的轻工业。
(2)公私的领导问题。公营轻工业,在数量上,虽然还占少数,但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①公营企业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正在实行企业的改造,如管理的民主化,经营的企业化,生产的计划化,将充分表现出社会主义性质经济的优越性。②公营企业,不是单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他将成为这一事业的安定力量,因而可能照顾其他正当经营的私营工业,不致再受投机倒把者的操纵和利用。③公营企业,是在整个经济建设计划之下,与其它公私经济互相配合的。因此他的经营和发展,不致发生盲目现象,只有统筹公营私营工业的生产与运销,才有可能使生产增加计划性,减少盲目性。
有些人以为: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既然承认私人资本的发展,就应该服从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采取自由竞争,优胜劣败的方法来处理。公营经济的组织与领导作用,是与自由竞争相矛盾的,这样会限制了“进步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奖励了落后的经营。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公营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是不怕自由竞争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比资本主义的经济,有其不可战胜的优越性。问题在于中国经济的落后,对于力量比较小的私营资本,不能用大吃小的方法来淘汰与兼并。而必须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与照顾之下,使私营资本有机会来改造和提高自己,以适合社会的需要。这正是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的差别,也说明公营企业领导的必要性,和公私兼顾的必要性。
(3)公私的调整问题。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优越,在于有组织有领导。而非旧民主主义的兼并与垄断。公私营工业的任何一方面,都必须互相配合,同时服从于整个经济建设的计划与方向,有步骤地进行调整:
在地区分布上,应该是以“就原料就销场”为中心来调整。过去工业的分布,是殖民地型的,集中于沿海各大都市,形成今日的臃肿和困难。今后应该是在政府的倡导之下,逐渐作合理的地域上的分配,指导迁厂建厂的方向与地点。
在城乡关系上,应该以“面向农村为人民服务”为中心来调整。过去的工业,大多数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除棉织品外,很少生产是为农民所需用的东西,以致因为城市居民的趋向朴素,而感到购买力的降落,和市场的萎缩。今后应该在公营工业的倡导下,逐渐扩大农村的广大市场,以适应日益提高的农民需要,调整城乡的关系。
在原料供应上,应该以“自给自足”为中心来调整。过去工业必需的原料,尤其是化学工业原料,大多数是依赖帝国主义来供给。以致常受洋行买办的操纵。今后应该在公营工业的领导下,逐渐建立自己的原料工业,作合理的掌握与分配,使公私营企业,都能够稳步的发展,不致受少数资本家的垄断与操纵。
在各种工业的相互关系上,应该以“齐头并进互相配合”为中心来调整。过去的工业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过多,如卷烟业火柴业的设备,都超过需要量的一倍以上。有的不足,如造纸业的制浆设备,橡胶业的制车胎设备,有的根本没有,如制照像材料和特种纸的设备,但是需要量是相当大的。今后应该在政府的领导下,经过比较正确的调查研究,估计各种需要量的正确数字,鼓励私营资本,向不足和没有的部分发展,以谋整个国民经济的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使各种社会经济成份,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才能“争取早日制定恢复和发展全国公私经济各主要部门的总计划。”

轻工业产销关系中,也有三个问题,就是扩大市场推销方法和价格管理的问题,值得提出来研究的。
(1)扩大市场问题,过去中国是帝国主义商品倾销的市场,也是掠夺原料的对象。现在帝国主义被驱逐出去了,中国的市场,应该是属于自己的。可是“我们还有帝国主义站在旁边,这个敌人是很凶恶的,中国要实现经济上的真正独立,还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只有中国工业发展了。中国在经济上不依赖外国了,才有全部的真正的独立。”(毛主席论人民民主专政)事实上,我们对于自己的市场,还没有很好的管理和运用。有些东西,如化工原料和特种金属及其制品,还依赖外国的供给。这一空白,是值得私营资本来努力发展的。其次中国的农村,对于工业品还是一个处女地,农村经过土改以后,其可能的需要与发展是很明显的,将近五亿人口的国家,是一个天宽地阔的世界。我们不愁没有市场,没有发展的余地,但是在轻工业中,有几种工业,如火柴,确实有过剩的现象。如造纸,因为受着进口纸张的压迫而至不能维持。这种现象,都是暂时的。因为过去没有组织和领导,使工业在盲目中发展和竞争。遭到一些困难,如火柴工业,经过这次全国火柴会议以后,正确的估计实际需要量,如果能够严格的执行生产计划,与合理的分配,必要时再加以调整,就不会再发生产销不调的事情。其他各种主要的民生日用品,都将召集各种专业会议,以谋产销的协调,这是调整工商业最具体有效的步骤,也是走向计划经济的必要过程。当然在这些调整产销的工作中,会发生很多困难,如个别资本家,要想利用“切实减产”的名义,企图大批的裁减职工,可能使劳资关系的调整发生困难,要想利用垄断原料的方法,来挤垮中小厂家,所以正确的调整产销,必须有政府强有力的领导,这样才能正确的组织生产,才能实行合理的分配,才能调整市场的价格,才能有效的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这正是说明了为什么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中,政府必然要加强国营经济的领导。
(2)推销方法问题,过去的推销方法,是自由竞争。今后应该是合理的分配。在专业会议中,我们感觉到有两种偏向,在产品滞销的时候,私营资本家多半是要求由贸易部统购统销。这样他可以不负担推销不出去的风险。在产销平衡或供不应求的时候,又不希望国营的贸易机构来伸手,这样他可以自由的控制市场的供求,以谋取更多的利润。这种想法,充分说明,私营资本家是以追逐更多利润为他唯一的目标。这又是说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必须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才能合理发展。
(3)价格的管理问题。各企业的产销,经过调整以后,如何管理市场的价格,是今后公私关系中的中心问题。在轻工业的各种专业会议中,都想以合理经营的中等工厂的标准为根据,定出制品的规格,和原材料的消耗标准来,以为审核各地制品价格的尺度,来测量某种制品的合理价格,以管制市场的供求。探测是否有投机倒把垄断居奇的行动。因为现在还不可能实行全面的合理分配,只是对于主要的民生日用必需品,予以必要的统计和监督。经过这些规格和标准的适当运用,是可以达到公私兼顾和产销平衡的。
总之,在反动派统治时期,统治阶级实行的,不是公私兼顾,而是假公济私。产销平衡,也不是由组织和领导来完成,而是任其自流,采取兼并和垄断的路线。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指导下,必须贯彻公私兼顾,以达到产销平衡。同时公营企业,除了本身的利益以外,还要照顾私营企业和大多数人民(消费者)的利益,所以要真正实行产销平衡,必须加强国营经济的组织和领导。
一九五○年六月十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