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调整用地 合理布点 改善环境 上海统筹安排改造旧城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22
第2版()
专栏:

调整用地 合理布点 改善环境
上海统筹安排改造旧城区
本报讯 去年以来,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局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地区和有关行业情况,调整用地,效果良好,既解决了某些工厂和住宅建设用地问题,又改善了环境,工厂、居民和街道各方面都比较满意,认为这是解决旧城区建筑密度高、工业布点不合理、工厂与居民区混杂矛盾的一个好办法。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用地连环套”。市规划局组织工厂、街道、住宅建设部门互相调换土地。长江电器厂厂址与居民住宅混杂,生产中酸洗、电镀污染环境,群众意见很大。该厂的木工间和仓库,却与厂区分离,往返运输很不方便。上海木凿厂和锉刀三厂,分散在五处生产,都与居民发生矛盾。而在这些地区的统建住宅拆迁户中,又有几家里弄生产组需要安排。根据这些情况,市规划局取得各方面支持后,组织上述几家工厂、住宅办公室和有关街道协商,调整压缩了五个生产点,解决了一部分住宅建设和工厂的扩建用地,还改造了四十户棚户,改善了五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
二、“撤点铲污源”。将有“三废”危害,不宜在市区生产的工厂调整撤并。低压电磁厂,周围是铁路职工宿舍,该厂烟尘飞扬,空气污染。因厂房陈旧,早就要求翻建。经协商,低压电磁厂的主管公司决定该厂搬迁,产品下放郊县公社生产。原厂址一部分土地由主管公司新建电器研究所,一部分作为住宅建设基地,铲除了一个污染源。
三、“移花补市容”。将有些改建的大楼,与干道沿线建筑面貌较差的单位调换土地,以改善市容。气象局拟在原基地新建一幢十七层的海洋气象台大楼。经与有关方面多次协商,决定将海洋气象台大楼移至附近高层建筑群一带兴建。这样改善了市容,增添了街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