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美国点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29
第8版()
专栏:连载

美国点滴
萧乾
十、桥梁
在圣迭耶戈一次家宴上,女主人指着生菜里的西红柿片骄傲地对我说,这可是我弟弟的“发明”。我听了有些莫名其妙,她朝坐在我身旁的一位朴实文静的年轻人努了努嘴,示意要他讲给我听。
扭捏了一阵,他才低声告诉我说,几年前他从农业学院毕业后,就到加州一家菜籽公司的试验所去当一名普通的研究员,他发现在蔬菜中间,数西红柿不好对付。由于它容易腐烂,所以既不好贮存,运输起来损耗又大。于是,这位寡言多思的青年就埋头钻研,终于栽培出一种水分特别少的西红柿——少到往墙上摔往地上丢都不裂口。这样,就攻克了美国食品工业中的一道难关。
过去,一提到旅美华侨,脑海里总闪现出开洗衣店的老板或餐馆里的厨师。四十年来,美国华侨的素质起了不小的变化。他们中间不但有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各行各业都涌现了出色的人才。文学艺术方面,有在世界名城展览过作品的画家(“假如我不能在北京开展览,我就算不上是个画家”),有著作的学者。在我们访问过的东西海岸及中西部的大学中,不少华人在担任着东亚语文系主任或图书馆长。在比较文学方面,尤其人才辈出。他们用西洋方法剖析着中国古典及现代文学。已故女作家林徽因的胞弟林桓,如今是有两万名学生的俄亥俄美术学院院长。他创作的陶瓷作品是博物馆争相收藏的珍品。这些海外同胞既熟悉中国传统,对美国又拥有第一手的知识,是中美文化交流的理想桥梁。
威斯康辛大学今年将举行红学家座谈会,芝加哥大学计划在明年纪念鲁迅百年诞辰。他们都热切地向国内发出邀请。美国先后出了巴金、冯至、沈从文和肖红等作家的评传,有人在研究苏曼殊、郁达夫和徐志摩,有人在搜集抗战期间沦陷区文艺的资料;有人在专攻瞿秋白,有人在探讨鸳鸯蝴蝶派小说。这些,有的是我们的空白点,有的可以互相补充。在外国文学
(尤其美国文学)的研究和介绍方面,可以共同做的事更多了。仅仅消除隔阂是不够的。在整个文化领域里,海内外都存在着广泛合作的可能。
对中国从一个“地理名词”一跃成为举足轻重的太平洋强国,成为世界和平的重大支柱,他们感到自豪。然而内心深处,他们也有一种深切的痛苦:跨在台湾海峡两边的祖国,至今还不能统一。这种分裂使他们起码感到尴尬为难。一位朋友说,就象父母闹离婚的子女。他们希望破镜能早日重圆,因为他们感情的根子扎在祖国大陆,同台湾又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
去年衣阿华举行“中国周末”的晚上,女主人聂华苓饭后放了陕北民歌《兰花花》,放了台湾民歌《阿里山》。当她放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时,一位来自台湾的中年作家在客厅的一角哽咽起来。熟稔的曲调勾起了这位四十年代流亡学生的回忆。
民族的纽带很自然地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了。相见后,只有拥抱,没有隔膜。大家共同的强烈愿望是: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拆除人为的篱笆,让我们的子子孙孙生活得更安全、幸福,更有保障。〔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