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百团大战”述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01
第5版()
专栏:党史资料

“百团大战”述要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战役。从一九四○年八月二十日开始,到同年十二月五日为止,持续作战达三个半月的时间,一共出动了一百一十五个团,近四十万人的兵力,动员了在抗日民主政权领导下的广大群众,进行大小战斗一千八百二十四次,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百团大战的胜利,震动全国,闻名世界。它给了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的斗志,坚定了抗战胜利的信心。
发动百团大战的时候,抗日战争刚刚进入第四个年头。当时的形势,正如《中共中央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中所指出的:“现在是中国空前投降危险与空前抗战困难的时期”。中国抗战营垒中存在着妥协投降的危险,国民党中的一些人对抗战前途悲观;另一方面,日本利用它在华北占领的城市和交通线,加紧对各个抗日根据地实行分割、封锁,即所谓“囚笼政策”,对敌后抗日斗争造成很大威胁。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在抗战面临严重困难的时刻,八路军指挥部决定利用青纱帐起的时节,和敌人兵力分散,铁路沿线守备力量有所减弱等有利条件,组织一次大规模破袭交通线的战役进攻,切断敌人交通命脉,打破敌人封锁,借此影响全国战局,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
战役的计划在一个月以前就已经拟好了。一九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总参谋长签发了上报军委同时下达一二○师、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的预备命令。预备命令中规定了这次战役的目的是:“以彻底破坏正太路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恢复若干重要名胜关隘据点,较长时间截断该线交通,并乘胜扩大,拔除该线南北地区若干据点,开展沿线两侧工作,基本是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
正太铁路是横贯太行山脉的交通要道,铁道两端是华北有数的大城市太原和石家庄。在这条铁路线上,有天险娘子关和日军在华北的重要燃料基地井陉煤矿,日军在正太沿线的兵力经常在五个旅团上下。这条铁路线遮断了晋西北、晋察冀和其他根据地联系的通道,它又是伸向晋东南根据地的敌伪据点的主要支柱。因此,战役打击的重点,就放在破袭正太路。
在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统一指挥下,我们的部队做了充分的战前准备工作,地形、敌情的侦察,兵力的部署,道路的选择,爆破器材的准备,粮秣的贮存,一切都有计划地进行完毕。在敌人事先毫无所知的情况下,八月二十日晚上八时,千里战线上同时发起了攻击。按照预备命令,最初规定使用的兵力只有二十二个团。但是,战役顺利开展,捷报频传,实际参加的部队和地方武装不断增加,达到一百一十五个团,在华北各铁路和公路沿线,展开了全线的战役进攻。所以,在发表战报时,就称之为百团大战了。
从八月二十日到九月十日,是战役的第一阶段。聂荣臻指挥下的晋察冀军区的部队,以十五个团的兵力,破坏阳泉以东、石家庄以西的正太铁路东段。经过三小时激战,一举攻克娘子关要隘。当晚,还攻占了井陉煤矿。
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的一二九师及晋东南新军等部队,以主力十五个团进攻正太铁路西段。在阳泉西南控制正太铁路咽喉的狮垴山,与日军展开激战。阳泉是日军片山旅团司令部所在地,日军动用全部兵力,在飞机轮番轰炸和猛烈炮火配合下,向狮垴山连续反攻,均被击退,激战达六昼夜。在平定西南的外围据点冶西,陈赓率领的部队攻坚作战,全歼守敌。
贺龙、关向应指挥下的一二○师,破击大同到阳曲的同蒲铁路一线,以及汾离公路全线,以阻止敌人向正太路支援,八月二十一日攻占由静乐到忻县公路上的重要据点康家会。
在第一阶段二十天的战斗中,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正太铁路沿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建筑等破坏无余。与此同时,平汉路、同蒲路北段,以及德石路、北宁路和其他主要公路均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从九月十日到十月上旬,是大战的第二阶段,任务是继续扩大战果,消灭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主要战斗有太行地区的榆社、辽县之役,晋察冀地区的涞源、灵邱之役,冀中的任邱之役,晋西北地区朔县到原平间的同蒲路的破击等。
百团大战的第三阶段主要是反扫荡。由于大战开始一个半月以来接连不断的破袭战和歼灭战,使日伪军陷于混乱局面,敌人遂急忙调集部队进行报复扫荡。从十月六日到十二月五日历时两个月的反扫荡战斗,首先在太行地区开始,以后又在平西、晋西北、晋察冀、冀中等地进行。在这期间也打过几次歼灭战,十月三十日太行地区的关家垴歼灭战,就是在彭德怀副总司令亲自指挥下,歼敌岗崎大队五百余人的一次激烈战斗。
百团大战以后,日军撤换了司令官,由冈村宁次接替多田骏任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为了确保华北占领区,从华中、华南抽调了两个师团,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从此,华北敌后抗日斗争进入了更为艰苦、更加困难的时期。
对于百团大战,过去有着不同的评价,作为总结历史经验,可以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进行探讨。但是,几十万抗日军民浴血奋战,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历史事实,却是不能抹煞的。
(摘自《百科知识》1980年第3期,作者仲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