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阅读
  • 0回复

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02
第1版()
专栏:社论

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
党的三中全会后,全国农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生产队在劳动管理上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和定额计酬制,初步克服了干活“大呼隆”的现象和劳动计酬上的平均主义倾向。这是去年农业生产夺得全面丰收的一个重要因素。责任制的建立,使农业生产的秩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干活责任分明,记工有了标准,分配多劳多得,亿万农民集体生产的积极性大大高涨,劳动工效和农活质量普遍提高。有些地方利用节余的劳动力,发展多种经营,广辟生产门路,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当我们为夺取一九八○年全面丰收而努力的时候,应当把普遍建立和进一步完善生产责任制,稳定当地行之有效的责任制,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当前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已经到来,无论实行哪种责任制,都应该稳定下来,不再改变,抓好当前生产是当务之急。
党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两个文件,要求加强劳动组织,建立严格的生产责任制,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政策,同时明确规定:可以按定额记分,可以按时记工分加评议,也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一年的实践证明,党中央的决定完全符合我国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受到亿万农民的热烈欢迎。目前,全国约有半数以上的生产队实行小段包工,分组作业,定额计酬的办法。这种责任制和计酬的办法,过去在不少地方是行之有效的。现在恢复这种作法,群众欢迎,干部熟悉,效果明显,没有多大阻力。全国约有四分之一的生产队实行联系产量计酬的生产责任制,群众简称为包产到组。这种办法,尽管中央决定中明确指出可以实行,当地情况也适于实行,有些同志还是心有余悸。看到一些地方在实行包产到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是通过群众调查研究,加强领导,帮助解决问题,而是多方责备,甚至去“纠偏”。去年三月十五日,本报曾在一篇编者按语中对包产到组作了不适当的指责,挫伤了一些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的积极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些规模较大的生产队,实行包产到组后增产效果显著,集体经济更加巩固。包产到组这种组织形式,没有改变所有制,而规模又较小,把个人的劳动报酬和集体的收入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群众说是看得见,摸得着,解决了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工分和产量的矛盾,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当然,在不适于实行的地方不可强求推广,而在条件比较适合的地方,则应该继续发展。
各地生产队的规模大小、耕地多少、耕作制度、居住情况、机械化程度、管理水平和群众觉悟水平各不相同。不同的经营项目,也需要不同的劳动组织形式。推行生产责任制,一定要走群众路线,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绝不能搞一刀切。中央决定中提出了可以实行几种不同形式的责任制和计酬方法,同时,规定生产队有权决定经营管理方法。这就表明,在实行生产责任制的问题上一定要因地制宜,不可强求整齐划一。总结经验肯定某一种责任制的优越性的时候,一定要讲具体条件。某一种责任制,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它的优越性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去年,实行两种不同形式责任制的地方,多数增产了,这证明不同形式的责任制,各自适应不同条件的需要。因此,继续推行责任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要因地制宜,在一个省、一个县范围内要因地制宜,就是一个大队的几个生产队,也要允许群众根据自己的条件而有所选择。不要看到一种形式的责任制在一些地方表现出了优越性,就不顾条件地强行普遍推广,甚至否定别的形式的责任制。对于领导机关的某些不符合当地群众需要、不切实际的要求,生产队有权进行抵制。既不要说实行包产到组是“右倾倒退”,也不要说不实行包产到组就是思想僵化和保守。凡是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巩固集体经济,而又是群众愿意实行的办法,我们都应当予以肯定,满腔热情地加强领导,使其逐步健全完善。还没有建立生产责任制的生产队,应当尽快把责任制建立起来。
对任何一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我们都要总结经验,进行整顿,使其更加健全和完善。必须坚持一分为二,避免绝对化,不要说好就绝对好,说不好就绝对不好。应当看到,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责任制,目前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不论包工或包产到组,都必须制定各种农活的劳动定额和不同农活的报酬标准。这些打基础的工作做好了,才能有效地克服平均主义,充分调动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整顿和巩固生产责任制,要以稳定生产队的体制,发挥生产队统一经营的优越性为前提。集体经济中一定要有严格的生产责任制,不但要有集体的作业组的责任制,还必须有明确的个人的责任制。要明确认识:生产责任制是在集体经济统一经营下的分工协作,而不是变集体的统一经营为分散的个体经营,不是不要协作的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经营,没有协作,就谈不上分工,谈不上责任制。因此,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作业组必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小而全”的包括副业生产在内的综合经营的作业组,不利于生产的全面发展,不利于稳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要尽可能避免采用这种组织形式。解决这些问题,要通过典型示范,使群众自愿地接受那些有利于发展生产巩固集体经济的办法,改正那些不利于发展集体生产和巩固集体经济的办法。要多教育,多引导;不要强制群众实行那些他们一时还不愿接受的办法,即使这些办法很好,如果群众对它还不认识,勉强去做,也难收到好的效果。
管理是一门科学。目前,我们的管理水平不高,在实行按劳分配和生产责任制方面,不熟悉的不认识的东西还很多。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正在加快速度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向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方向前进,机械化和科学种田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新的情况将不断对劳动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群众在这方面也将不断地有所创造。我们一定要继续解放思想,努力学习,总结经验,逐步创造出完善的适合于各地实际情况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为夺取今年农业全面增产,为迎接党的十二大的召开作出新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