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威海市的生产建设速度和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03
第2版()
专栏:

威海市的生产建设速度和经验
本报记者 萧航
威海市的生产建设速度是跃进的速度,工农业又是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工业发展这么快,却没有带来好多城市已经发生的那些弊病:诸如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职工宿舍过分紧张等现象。一个城市治理得这么兴旺发达,又井然有序,是什么缘故呢?读一读这篇文章,对搞好中小城市的建设将是有益的。 ——编者
七十年代,是威海市大发展的年代。从一九七○年到一九七九年,工业产值从六千六百万元增加到三亿多元,增长三点六倍。粮食亩产从四百九十六斤提高到一千零五十斤。一九七九年,全市农村人口每人平均分配二百一十一元。
威海是山东的沿海城市,国家投资有限,给的招工指标不多,所以国营企业少,集体企业多。这是威海的一个特点。现在全市有八十三家市属工业企业,其中国营企业三十二家,职工六千人,集体企业五十一家,职工一万一千人。全市人口共有十九万多,其中非农业人口只有三万多人,这又是一个特点:城市人口少,工业劳动力缺乏。可是,农村平均每人一亩来地,人多地少,城市工业可以在农村找到大量的劳动力。威海工农业所以有那样高的速度,是因为全市人民和干部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地找到了适合本地特点的一条发展经济的路子。
威海工业的发展采取过两种形式。一种是,平地建厂,从外地买设备,送人到外地学习技术。这种办法,投资多,建设时间长,收效慢。另一种办法是,依靠老企业,革新挖潜。准备上马的产品,先在老厂试制,逐步形成一个车间。一旦这个车间形成独立的生产能力,老厂便一分为二,另建新厂。这种办法,上马快,投资少,见效早,群众称之为“母鸡下蛋”。一九六五年,威海市的领导机关总结了工业发展的经验,确定以“母鸡下蛋”作为发展新企业的主要途径。到一九七一年,用这种办法发展新厂十五家,全市工业产值翻了一番。
工业的迅速发展,使本来存在的城市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尖锐起来。这个问题最早在地毯厂爆发。这个厂从一九五八年建厂到一九七○年,年产量一直在二千四百平方米左右。一九七一年,根据对外贸易的需要,上级要求这个厂把年产量提高到五千平方米。当时全厂三百人,尽最大努力,只能生产三千平方米。怎么办?增加工人,没有指标;扩建厂房,缺少资金。最后决定把织毯工序下放到农村社队,然后再由厂里整、修、平、洗。先在一个大队试点,厂里帮助制造了设备,培训了二十名亦工亦农的青年妇女,果然织出了合格的产品。到一九七四年,共在农村建立十九个加工点,亦工亦农人员增加到一千多人。地毯产量达到一万多平方米,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二倍。厂里共付出加工费五十七万元,承担加工的大队拿这笔收入,购置了农业机械、农药、化肥,建设了一批农田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社员的分配数额。威海市委总结了地毯厂的经验,认为是发展工业,促进农业的好办法,要求各厂按照本厂的产品、劳力情况,考虑有哪些适宜于农村社队加工的工序、零部件、产品,尽量放下去。这就是后来人们叫做“产品扩散”的办法。这种办法于一九七四年推广,到一九七九年,有四十九家市属工业企业在农村建立了二百八十七个加工点,加工人员达八千八百六十七人。
产品扩散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现矛盾和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最初,有一部分人不同意搞产品扩散,怕产品下放,产量、质量没有保证。有的同志觉得这是把大工业变成小工业,不是前进而是后退。产品下放会不会占用过多的农业劳动力,拖农业的后腿?也使一些同志担心。针对这些问题,在市委常委内部,在广大职工群众当中,展开了讨论,解剖了典型的工厂和大队,逐步打消了顾虑,统一了认识,工作前进了一步。
但是,又发生了新问题。有的工厂企业自由找社队挂钩,自由下放产品,自由规定加工费,把用工多、利润少的产品放下去,自己搞用工少、利润多的产品;借产品扩散之机,拉私人关系,谋求私人利益;几个工厂把几种产品同时放到一个大队,造成大队之间工副业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市委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规定:第一,统一安排。凡是下放的产品,必须原材料供应、设备技术、产品销路都有保证。有毒有害的产品,如果没有防护或治理措施的不放,加工费太低的不放,工艺复杂和产品技术不过关的不放。第二,统一布局。下放产品优先安排到贫社贫队,地少人多的社队,工副业薄弱的大队,以求改变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第三,统一审定加工费,原则是既有利于支援农业,又有利于增加企业积累。第四,统一使用劳动力,充分发挥农村妇女劳动力和辅助劳动力的作用。这些规定,行之有效,工厂方面的问题得到解决。
农村方面的问题是:有些大队挑肥拣瘦,专拣挣钱多的活干,或者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比较普遍的问题是管理不善,消耗大,质量差,甚至不能及时完成加工任务。市委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分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扩散厂对加工点采取负责到底的态度,下放产品之前,帮助解决设备、技术力量培训问题。产品下放以后,帮助解决管理问题,把加工点当成本厂的一个车间或班组,做到工作布置一样,检查、总结、评比都一样。另一方面,加工点的生产计划、技术工艺规程、材料和成品,都要服从扩散厂的统一调度、统一规定、统一管理。产品加工要保证时间,保证产量和质量。这些要求得到认真执行,加工点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消耗逐步下降,收入逐年增加。在农民内部,从事产品加工的人和从事田间劳动的人,也发生过矛盾。由于在分配等环节采取了适当措施,这些矛盾,解决得比较顺利。
这样,因为实行产品扩散所引起的工业部门内部、工厂和社队之间、农民之间的矛盾,都一个个地解决了。产品扩散便有计划有领导地发展起来。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它是城乡结合,发展工业,促进农业,使工农业发生密切联系的好形式。
产品扩散首先促进了工业的发展。突出的例子是地毯厂。到一九七九年,这个厂的加工点发展到四十一处,加工人员二千人。一九七九年地毯产量二万八千平方米,比扩散前大幅度增长。从全市讲,由于搞了“母鸡下蛋”和产品扩散,到一九七九年,新发展工厂三十三家。
引人注目的是,扩散加工点的固定加工人员到一九七九年尽管已经有八千八百多人,但是,由于这支劳动大军身在农村,避免了给城市建设和城市服务工作造成的压力。如果把这八千多人集中到城市,需要新建厂房、宿舍至少六万平方米,每年要增加四百万元的工资总额和三百九十多万斤的商品粮。至于必须相应增加的教育、卫生、交通运输、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等等的设施,还没有计算在内。这是象威海这样一个小城市所难于负担的。采取产品扩散的形式,免除了这些负担,有利于控制城市的建设规模。
产品扩散在农村的直接结果,是社队工业的大发展。威海在一九七○年以后已经注意发展社队工业,到一九七四年,社办工业发展到二十一处,同时建立了一批大队工业。这时候,社队工业遇到了新问题。有些社队工业,因为管理水平低和技术力量弱,发展很慢。有些社队,因为缺乏资金、设备、技术,想办工业的愿望没法实现。正是这个时候,市委推广了地毯厂的产品扩散经验,恰好帮助社队解决了这些困难,适合了社队工业发展的需要。到一九七九年,在全市七个人民公社,社办工业发展到五十八处,全市一百九十五个大队,基本上都办起了工业,队办工业发展到一百五十六处。许多队办工业企业,成为城市工厂的一个车间或班组。厂队互相支持,工农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一种新的工农联盟。
社队工业的大发展,给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仅一九七九年,全市农村社队即收入加工费一千一百六十多万元(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可得七十四元),成为农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到一九七九年,全市农村已经有拖拉机一千零七十七台,平均一个大队五台半;农用总动力机械平均每个大队三百四十六马力。
这就是威海的经验。这个经验的主要之点,是积极发展集体企业,把“母鸡下蛋”——一厂变多厂作为发展新企业的主要途径,在城市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采用产品扩散的形式,给了工业以新的推动,并且带动了农村社队工业的大发展,这又为农业积累了资金,把农业生产提高到新的水平。威海经验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有着密切的内部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它已经被威海的实践证明,是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工农业生产的新路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