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重视八亿农民的文化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09
第5版()
专栏:

重视八亿农民的文化生活
本报评论员
近两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贯彻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我国农村的形势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八亿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因此,认真搞好农村的群众文化工作,是我们的文化工作中很重要的课题。
粉碎“四人帮”后,我国群众文化工作出现了崭新的形势。广大农村、城市、工矿地区的群众文艺演唱、美术展览、图书、电影、电视、幻灯等多种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地开展起来,被林彪、“四人帮”扼杀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活动,又获得了新生,如花会、花灯、大秧歌、踩高跷、旱船、竹马、狮子、龙灯等等,都已恢复发展起来,万紫千红,绚丽多彩,受到广大城乡人民的热烈欢迎。
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长期摧残,为八亿农民服务的群众文化工作,仍然是整个文化工作的薄弱环节,适合于农村需要的电影、读物、文艺演出太少。大多数农村文化生活仍然十分缺乏,不少地区的农民终年看不上一次电影、一场戏,特别是有些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文化生活尤为贫乏。不少地方封建的、迷信的旧文化乘虚而入,有所滋生,影响农业生产和社会秩序,腐蚀农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为了适应四化建设新形势的需要,人们渴望着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使农村的群众文化工作,真正做到为八亿农民服务。
进一步发展农村文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现在,有些干部对群众文化活动不重视,不支持,认为群众文化活动可有可无,“锣鼓响不响,庄稼照样长”,“生产这么忙,哪有工夫搞文化!”把发展生产与文化活动对立起来。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许多社、队的经验证明:有领导地开展正常的、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不会妨碍生产,而且能促进生产。我们应该根据党在新时期的总路线和各项文艺政策,认真贯彻“加强领导,积极发展,因地制宜,稳步前进”的方针,把农村的群众文化工作切切实实地抓起来。
抓好农村的群众文化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继续解放思想,贯彻执行党的
“双百”方针,繁荣社会主义的群众文艺。人民群众的爱好是多方面的,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要注意采用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的民族民间形式,不能搞一刀切。不要简单地、粗暴地强制农民只能搞这,不能搞那。要尽力提倡和鼓励那些积极上进的、富有思想教育意义的好东西,也应当允许那些教育意义虽然不大但也无害的东西存在,只能劝阻和制止那些有害的、不健康的、腐蚀人民思想的错误东西。边疆、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工作,应该照顾当地人民的特点,不要强求一律。
抓好农村的群众文化工作,还要注意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为了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要逐步把全国公社(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依靠集体所有制的力量,自力更生,而不是依赖国家投资。要积极引导各个部门共同协作,互相支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有领导、有队伍、有必要的文化场所和文化设施,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进一步组织力量,创作、整理和改编适合农民需要的文化艺术作品。要把能够提高农民社会主义积极性、为四化服务的文化产品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要提供能使他们扩大眼界,增长知识,满足他们正当的、健康的文化娱乐需要的作品与文化活动。
抓好农村的群众文化工作,还要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希望各级文化领导部门,加强文化馆、站和群众艺术馆的建设,在活动经费、房舍、生活福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条件,使之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要积极帮助农村建立一支业余文化活动队伍,在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和节约的原则下,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这种文艺活动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与生产发展和群众的生活水平相适应,不要加重或变相加重社员的经济负担。
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活跃八亿农民的文化生活,关键在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对群众文化工作既要加强领导,又要改善领导。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做文化领导工作的同志,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需要重新学习,增加新本领,甘当小学生,努力做合格的干部和领导者。八亿农民的文化生活,是涉及许多方面的重要工作,我们急切希望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共青团组织,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和民兵、妇女、体育、广播、出版、教育、科普等各方面的力量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以出色的群众文化工作和优秀的文艺产品,把农村文化生活进一步活跃起来,让八亿农民更加心情舒畅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