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简谈《黄河东流去》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09
第5版()
专栏:

简谈《黄河东流去》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吴光华
北京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李准同志的新作《黄河东流去》(上卷)是一部很有民族特色的长篇小说。
《黄河东流去》虽是从电影《大河奔流》脱胎而来,都是以一九三八年蒋介石扒开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大片土地,一千多万人遭灾为历史背景而展开叙述的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无论是主题思想的深化,艺术风格的探索,还是人物形象的创造,都可以看出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作品。电影虽然也有不少动人之处,但从整部影片来说,它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正如作者自己说的那样:“电影中的李麦为什么没有李双双那么亲切动人?因为在李麦身上,也有‘三突出’的影子。”小说《黄河东流去》是作者在摆脱了“四人帮”所推行的“三突出”的桎梏,总结了电影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结构、重新创作的。
《黄河东流去》最突出的成就,就是作者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对我国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崇高品质作了生动的描绘。
长期以来,特别是在“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中,作家李准在不断地思考:是什么精神支持着我们这个伟大而灾难深重的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使她能经得起任何波折、困苦和磨难?生活在人民中的李准,他看了多少悲壮的场面,听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啊!他捕捉到了生活的真理,那就是: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最基层的广大劳动人民,他们身上的道德、品质、伦理、爱情、聪明、智慧、幽默和创造力,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命活力,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黄河东流去》就是按照这样的思想进行的一次可贵的艺术实践。它通过黄河岸边几户农民家庭的坎坷遭遇,通过他们对婚姻、爱情、友谊的态度,从一个生活侧面,颂扬了我们民族崇高的道德风尚。
主要人物李麦,是个开朗、乐观、粗犷、泼辣,什么困难都拦不住的农村妇女。她“什么苦也吃过,什么罪也受过,什么心也操过,什么气也装过”,“九蒸九晒”的磨练,使她能急人之难,分人之忧,一事当前,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周围的群众。在她身上有一种可贵的自我牺牲精神。天亮和梁晴那两小无猜的爱情,则是在和奔腾咆哮的黄河共同搏斗中建立起来的,那小小的帆船,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饭碗”,也是他们爱情的摇篮;失散以后,生活无着的十八岁的姑娘梁晴,竟然盘起发髻,表示她对爱情的忠诚和坚贞。而蓝五和雪梅令人心酸的“唢呐情话”,更让人感到他们的“私奔”,绝不单单是为了找丈夫或妻子,而是凄凉的身世和不幸的境遇中遇到了知音,他们的结合是为了冲破封建的牢笼,争取自由和爱情的权利。但是,他们终究未能逃脱罪恶的社会,他们又被拆散,遭受到更大的痛苦。然而,他们仍不屈服,还在进行着斗争。老实淳厚的海长松一家六口,逃荒在外,遭遇悲惨,尽管每天又饿又累,“头懵眼黑”,但他们并没有忘记告诉孩子:“咱是正经的庄户人,就是饿死也不能去偷人家东西”,担心孩子在外边“学流荡了,以后回去怎么种庄稼?”这正是中国人民传统的道德观念。至于徐秋斋老人身上那种“情理不顺、气死旁人”的浩然正气,宁肯自己饿死,却把一斗麦子埋在炕底下留给老伴的情景,又是多么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啊!这就是在大灾大难的浩劫里,闪耀在劳动人民身上的高贵品质。作者极力探索和热烈赞美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是为逝去的岁月唱挽歌,而正是为了今天的人们,希望通过这可歌可泣的故事,使人们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热爱我们的人民,热爱并珍惜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一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是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来体现的,而艺术形象的生命力,首先在于真实。作者决心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塑造人物,那就是“生活里怎么样就怎么样”,当然,这不是自然主义的苍白写照,而只是“不故意拔高和不故意压低人物”。不是把人物简单地划分为“正面人物”,或是“反面人物”,而是根据人物的出身、经历、教养、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来塑造。要给人们立体感。根据这一原则,作者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各类人物的典型形象。他们都不是顶天立地、叱咤风云的英雄,也没有创造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们都是真实的人——普普通通的生活在中国大地上有血有肉的农民。
李麦,电影里那种叱咤风云、故意拔高的痕迹不见了,我们见到的是一个有哭有笑,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苦恼的活生生的人。“九蒸九晒”的经历,使她对地主老财有本能的反感,看透了地主海骡子是个“心毒手黑”的“黑蝎子”,她“巴不得海骡子掉进河里淹死”,“掉在锅里煮死”,希望他“倒霉破财”,她用过“哭”和“告”的办法,也用过“诅咒”和“骂街”的办法,但这幼稚的反抗统统无济于事。只有当李麦认识了新四军女战士宋敏,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革命道理以后,她的反抗才真正地升华——从个人的冤仇升华到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仇恨。李麦和海骡子的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葫芦湾抢粮》和《黄河之夜》就很生动地反映了李麦的成长和发展。
徐秋斋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另一个重要人物。这是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典型。他是农村中的老知识分子。由于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和劳动人民共同的悲惨命运,使他不同于侧身在儒林中的任何人,既不同于鲁迅笔下那个“好吃懒做”、“不会营生”的孔乙己,也不同于赵树理笔下那个迂腐可笑的二孔明。他的身上溅满了黄河水,因此,他同样具有劳动人民的可贵品质。由于他毕竟是个旧读书人,因而他又满口斯文,甚至有点迂腐。他一辈子没有交过好运,只好以算卦来混日子。他经历了几个朝代,饱经忧患,历尽沧桑,常年飘泊无定的生涯,形成了他见义勇为、仗义执言、助弱除强的传统道德观念,这几乎成了他为人的基本特征。地主海骡子要除掉心病,即村头两棵杨树,他机智地杀了自家的鸡,创造了杨树显圣的神话,李甲子死后,老地主背约不肯买棺材,他给李麦出主意,硬是在铁公鸡身上拔了根毛;寻母口街头,他抱打不平,大闹盐行,为几个穷苦妇女索回了盐钱。就连算卦,他也不仅是为了谋生糊口,也要为别人解疑分忧。对穷人要钱很少,而对阔人却要狠狠地敲他几个。只要他觉得不合理,就要站出来替人讲话,为人出气。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传统道德的光彩,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
海长松和海老清是作者笔下两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农民形象。一个是那样朴实、浑厚,一个是那样深沉、正直,一个是“赤杨岗最能干活的汉子”,一个是“村里最有名的庄稼筋”,长松对土地是那样的眷恋,老清对牛是那样喜爱。作者以感人肺腑的笔墨,扣人心弦的细节,起伏变化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勾画了这两个不同农民的形象。海长松买地时的喜悦和地被淹时的悲哀,海老清在听到牛“倒沫”时,牛铃叮当叮当响声的欣慰和牛死时的巨大悲痛,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李准同志说:“文艺的功能就在于它能以潜移默化的手段来美化人们的灵魂”,文艺“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美’的信使,是大自然的‘介绍人’,而不是‘传声筒’。”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就是这样一个可贵的探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