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海上旅馆”的悲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0
第7版()
专栏:新闻综述

“海上旅馆”的悲剧
吴迎春
三月二十七日傍晚,天黑沉沉,桀骜不驯的北海翻起阵阵怒涛。时速一百三十公里的狂风挟着巨浪,掀起六米高的浪峰。耸立在英国和挪威之间海城的挪威菲利普斯石油公司所属的“亚历山大·基兰”号北海石油钻井平台,突然发出“轰隆”一声巨响,支撑平台的五根钢柱有一根折断了,平台立即倾斜,十五分钟后便倾覆在汹涌的波涛之中。
一名生还者追述当时的情况说:当晚他正和另外二、三十人在平台上的电影院看电影,突然间一声巨响,整个电影院歪向一边,他们被抛到墙脚,灯火随即熄灭,人们争着冲向门口。他拚命爬上平台的甲板,甲板有一半已经沉入水中,他迅即抓起一些御寒衣服和救生衣就跳入海中。
事故发生后,挪威和英国当局紧急出动直升飞机和船只,冒着恶劣的气候进行抢救。据悉,这个钢铁平台造价达二亿法郎之巨,保险费达二千三百万英镑。它的倾覆造成了一百多人的死亡和失踪。挪威首相努尔利称,这次灾难“是挪威近代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
“亚历山大·基兰”号钻井平台是由敦刻尔克的法国金属企业公司制造的,一九七六年交付挪威方面使用。这个被称为“海上旅馆”的半潜式海上平台有一百多个酒店房间,可居住五百人左右,是专供石油工人进餐、休息和娱乐的地方。它长约一百米,离水面约十五层楼高,重量达一万一百零五吨,由五根粗大的钢柱支撑。据平台承造商说,采用五角结构能使平台稳定可靠,“能抗极为猛烈的风暴和高达二十五至三十米的波浪”。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酿成了这场大灾难呢?
对于这个问题,至今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汹涌的波涛使一艘小船撞断了平台和钢柱联接起来的缆绳,缆绳断后风暴把钢柱吹折,使平台翻倒。另一种说法是,存放在“亚历山大·基兰”号用于烧焊的瓦斯筒靠近平台的钢柱,可能是瓦斯筒爆炸引起这次事故。但以上两种说法都为平台负责人所否认。
北海海域风大浪急水深,很少平静的时候。海上的一些主要油田大都分布在大海中心,如“亚历山大·基兰”号平台所在的埃科菲斯克油田就位于北海的中央地堑中心,距挪威最近处也有三百公里左右。为了开采这一地区的石油,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复杂的技术设备,包括钢质或钢筋混凝土钻采平台、钻井船、供应船以及岸上基地等。“亚历山大·基兰”号钢结构平台就是北海的一些油区使用的较为普遍的一种钻井平台,英国在北海就有类似的三个石油工作平台。据悉,世界各地有十一座同一类型的平台在各个海面上工作,先后也曾出现不少的事故:
一九七六年,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在墨西哥湾沉没,造成十三人死亡。
一九七七年,同样发生在北海的埃科菲斯克油田,一个海上钻台喷出数以万吨计的石油,污染大片海面。
一九七九年,美国发生六起事故,其中最为严重的事故是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口油井发生井喷,持续八个月之久,喷出大量原油。
这类事故频频发生,向人们提出了警告。现在,挪威除已开始对这一事故进行彻底调查之外,还将成立一调查委员会确保类似事故今后不再发生。英国能源部已下令,对英国在北海的三个石油工作平台进行安全检查。美国等西方石油公司则正在技术上作改进,“加紧研制”新设备以适应“严酷的北海条件”。但有许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附图片)
挪威接替“亚历山大·基兰”号钻井平台的“亨里克·易卜生”号,四月七日又在北海发生了二十度倾斜。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