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集中资金人力克服暂时困难 京私营工业联营日增 针织等六个行业中已有联营组织十一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6-19
第3版()
专栏:京市新闻

  集中资金人力克服暂时困难
京私营工业联营日增
针织等六个行业中已有联营组织十一个
【本报讯】记者冯仲报道:京市私营工业中联合经营的工厂已日渐增多。自去年至目前为止,已经组织联营而继续经营的,共有十一个组织,包括针织、肥皂、印刷、化学工业、制车、皮毛加工等六个行业,其中针织联营组织有五个,肥皂二个,其他均为一个。联合经营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增加周转资金,减少管理和营业上的开支,达到减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目的。这一经营方式,对私营工业克服目前转变期中的暂时困难,帮助很大。京市私营工业,一般规模都很小,据市工业局调查,全市私营工厂,职工在十人以下的占百分之八十五,绝大多数是家庭手工业和小作坊,设备简单,资金薄弱,因之更有联合经营、集中生产的必要。
根据过去私营工厂联营的经验,凡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真能集中资金,悉心经营,减少了开支,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就能得到发展。
北京肥皂产销联营社是京市造胰制碱业中利中、大华、信昌、又新等四家联合组成的。他们在联营以前,已有充分准备,彼此互相了解,联营以后,原四家经理科学分工,各有专责,各尽所长,遇事互相商量;并减少了非生产人员,使工资、伙食、房租、水、电等杂项开支减少了约五分之三,生产成本随之减低了百分之十五;肥皂质量也提高至含皂量达百分之九十五。因之,该社在目前肥皂过剩、全市造胰厂大部赔累的情况下,还始终能有盈余。北京针织联营社是十五家家庭手工针织业联合组成的,也得到了发展。他们在联营前,各自都感到资金短少,很难继续维持。联营后,由于资金集中,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员,资金虽仍不充裕,但能维持开工。加以产品规格统一,质量也较前提高,因而行销西北,很受欢迎。该社股东过去都是织袜工人,在艰苦中长成,因而彼此之间非常团结,对所集资金,精打细算,除必要开支外,全部用于生产,经理和工人亦一样苦干。经过人民银行贷款扶植,所以生产得到了逐渐发展。
过去的经验又证明,凡是单纯依赖政府帮助,自身资金短少,又不设法改进经营,提高产品质量的,即使名为“联营”,又节省了开支,也是难以维持而趋向垮台。北京织染业联营社就是一例。该社是京市织染业协盛鑫、公大、庆丰、天龙、信华等五家组成的。在联营之前,五家每月开支共二万七千余斤小米,在联营之后,开支节省了,只需一万余斤小米,而产量却并未减少。在这样好的情况下,应该是发展的,但经营两个月后却垮台了。其原因是:五家工厂中的三家,在联营前已资金耗尽,暂时停工。联营后,五家经理又不尽心经营,遇事互相推诿和观望,且一家拿不出资金,其他几家也不想再拿,只一味以“联营”为招牌,处处想依赖政府帮助,而不图自力更生。另一针织业四家联营的群众工厂,在联营之前,未很好酝酿,条件不成熟就冒然联营。在开工的前一天,才决定工人人数、织袜机数,人事也是草草分配,实际并没人负责。四家经理互相了解不够,各有主张,遇事不研究、不讨论,有的经理并继续经营自己原来的厂子,因而联营之后,开支仍然浩大,仅开办费就浪费了全部资金的三分之一,最后资金耗完,只好歇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