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切实整顿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4
第1版()
专栏:社论

切实整顿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
近两年来,我国农村在拨乱反正、落实各项经济政策的同时,对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整顿,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许多社队生产有较大的发展,集体积累、社员分配收入有所增加,是与经营管理工作的改进,尤其是劳动管理和各种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分不开的。
我们党对农业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一向十分重视。从农业合作化时期开始,集体经济内部就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经营管理的专业干部队伍,树立了“勤俭办社”、“民主办社”的好传统,它对五十年代我国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在以后一段时间里,尤其是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农村里政治运动不断,正常的工作秩序被打乱,社队经营管理工作受到了严重破坏,人们的思想被搅乱了,队伍被搞散了,经营管理的组织机构被搞垮了,规章制度被当作“管、卡、压”批判了,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这两年对经营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整顿,取得不小的成绩。但是,极左路线的流毒还未肃清,十年动乱留下的严重创伤并未彻底治愈,有些同志对整顿经营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还认识不足,经营管理工作仍然是农业战线上的一个薄弱环节。
中央领导同志指出:“现在农业管理水平太低”,“农业没有科学管理不行”。多年来,我国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速度不快,积累能力很差,社员分配水平较低。许多低产的困难社队无力积累,就是高产的社队积累能力也不高。不少地方出现了所谓高产穷队、高产穷县,那里粮食产量相当高,甚至亩产过千斤,可是集体经济和社员生活却不富裕,生产费用有时也要靠银行贷款维持。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营管理混乱,浪费现象严重。生产队没有经济核算制度,消耗没有定额,成本没有核算,财务和物资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超支挪用、物资损坏丢失等现象严重。浪费大,成本高,加上经营单一,生产门路不广,资源没有充分合理利用,这就很难摆脱贫困的境地。人力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吃“大锅饭”,记“大概工”,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去年各地普遍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劳动管理方面有了显著改进,但问题依然不少,还有很多工作要认真落实,要做深做细。
整顿经营管理,不仅关系着集体经济的发展,社员收入的增加,更关系着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对农业进行技术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国家一时还不可能对农业进行很多投资,农业建设的资金,主要靠集体经济本身的积累。这几年,不少地区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增加收入,实行以副养农、以工养农,积累发展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资金。但是,农业生产毕竟不应当完全依靠工、副业来养,更不能以此掩盖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浪费。农业生产浪费大、成本高,从反面证明了农业本身有积累的潜力。去年,湖北省黄冈县大抓经营管理,农工副业总收入增长近百分之三十,成本大大下降,社社队队增产增收。由此可以看到整顿经营管理的必要。
实现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但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管理,不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反而会造成莫大的浪费。现在,农村社队的农业机械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利用率低、浪费大的情况,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这里有农机质量和技术水平不高的原因,也与管理不善大有关系。为了适应农业技术改造的需要,必须学会这方面的科学管理,提高集体经济的管理水平。
整顿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也是进一步落实农村经济政策,夺取今年农业全面丰收的迫切需要。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不仅要深入批判极左路线,从思想上拨乱反正,分清是非;而且必须恢复和建立能够体现政策的经营管理制度。去年,各地农村落实经济政策的过程,就是批判极左路线和整顿经营管理结合进行的过程。例如,在劳动管理问题上,在批判极左的平均主义倾向的同时,建立生产责任制和各种计酬办法,使按劳分配的政策落到实处。
整顿社队经营管理,归根结底,是要真正把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当做企业来办。长期以来,各级党政领导机关习惯于单纯用行政命令的办法领导农业生产,下达指令性的计划指标,依靠行政命令推行增产措施,调拨生产资料,征购农副产品。领导机关关心较多的是农副产品的生产任务和征购、派购任务是否完成,而对集体经济的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对人民公社经营管理好坏,常常关心不够。集体经济的生产计划和各项经济活动多听命于上级,很少有自主权。这种管理办法和体制,大大限制了干部和农民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经营的兴趣。现在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本报介绍过的河北晋县实行产、购、供、销合同制,就是改变这种状况的一种好办法。
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要逐步把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办成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企业。为此,不论是农业领导干部还是农村基层干部,都应当努力学习经济理论,钻研经营管理知识,掌握经营管理这门科学,成为这方面的内行、专家。要支持和鼓励干部在改进经营管理方面因地制宜,大胆创新,不但要恢复过去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而且要不断探索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如生产区域化、劳动组织专业化、国家和集体之间建立合同制,等等,努力使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能够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