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学习《准则》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4
第3版()
专栏:

学习《准则》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袁任远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公布,是加强我们党的建设的一件大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准则》将会在党内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是大革命时期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在党内已经生活了五十多年,和党一起经历过艰苦斗争的岁月,也分享过胜利的喜悦。在十年动乱期间,眼看党的优良传统遭到林彪、“四人帮”的践踏,党的威信下降,心情的确是很沉重的。现在,党中央总结了我们党几十年来处理党内关系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近十年来同林彪、“四人帮”斗争的经验教训,归纳成十二条准则,并公之于众,动员人民群众监督执行,这件事情本身就足以证明,我们党是大有希望的。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军民之间、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真是血肉相连,鱼水相依。此情此景,回忆起来,好象都在眼前。记得在延安时期,我在边区工作,有时需要向中央领导同志请示工作,随时在电话上联系一下,就可以去谈,见到他们无话不说,十分亲切。谈话时间长了,到了吃饭时间,让炊事员再加一个菜,我们一面吃饭,一面继续谈话,感情真是融洽!进城以后,中央领导同志日理万机,工作是十分繁重的,但是他们还是那样平易近人,愿意倾听党内外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因而可以恰当而迅速地解决问题。五十年代末我在青海工作,一九六一年来京到国务院开会,会议休息散步的时候,遇到周总理,他询问青海情况,我随即向他作了扼要的汇报,同时提出请求中央帮助解决干部问题。周总理当时回答说,待研究后再答复我。会议结束,我立即起程回青海,刚到西宁,就听到周总理的批示已经到了。这种革命的作风感人至深。
十年动乱期间,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野心,蓄意颠倒是非,破坏党的优良传统。同志之间的革命友谊,被无情的斗争代替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被封建法西斯的蛮横作风破坏了。这些事,许多同志都有过一段惨痛的经历和亲身的体会。我现在只讲一件小事。
“四人帮”横行时期,我在北京医院住院。到这里看病的,都是政治上可靠、相互熟悉的老同志。但是,有位当时中央领导人去打针,他大摆官架子,不去门诊部,却要到宽敞的病房里,并且警卫森严,不让其他同志接近。这些做法实在令人难解!作为一个领导人,如果连自己的同志也不信任,也不敢接近,那还能听到什么意见呢?!还怎能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呢?!果然,这位领导人,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和粉碎“四人帮”以后,都犯了严重政治错误,这不是偶然的。
我认为:在同官僚主义、特殊化等不正之风作斗争的时候,必须坚决克服庸俗的捧场作风,无情鞭挞给领导抬轿子的市侩习气。我们马克思主义者,承认革命领袖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尊重领袖绝不是无原则的捧场逢迎,阿谀奉承,甚至不分是非曲直,一味看着领导脸色行事。我们党内的一套保卫制度,不少是建国初期从苏联搬来的。后来林彪、“四人帮”一伙又塞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那些愚昧、腐朽、野蛮的货色。这些制度,在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划出了等级森严的鸿沟,极不利领导人接近群众、克服官僚主义。所以,我建议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地加以改革。
我常常想: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在必要的时候,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加入共产党是没有自由的,退党却是自由的。因此,每个人入党,都要经过严肃的、审慎的思考。党组织也要对他的全部言行进行认真审查。回想起来,我自己在入党时,就经过了这样一个反复思考过程。我于五四运动后接受社会主义启蒙的教育。党成立后,我并没有立即加入党组织。当时,我考虑自己能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党的严格组织纪律、无愧于党员的光荣称号?后来,经过几年的思考,直到我从思想上确实感到,中国革命要成功,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我要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跟着党赴汤蹈火,这时,我才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经过党组织严格的审查,吸收我入了党。从此以后,我在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下,经过艰苦复杂的路程,直到今天。
几十年来,我们党在发展组织问题上,一直是采取积极而又慎重的方针。一九二一年党刚成立时,那时只有几十个党员。一九二五年党的“四大”时,党员也只有九百多个,经过“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大革命的高潮,到一九二七年,才发展到五万七千多党员。从一九二七年以后,中间经过十年内战,八年抗日战争,到一九四五年党召开“七大”时,我们党有了较大发展,拥有党员一百二十多万。全国解放后,我们党成了执政的党,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要求入党的人很多,但到一九六五年底,全党也只有一千八百多万党员。但是,到了十年动乱期间,发展的党员就相当的多了,这个时期入党的党员竟达一千六百万。这些新入党的同志,多数是好的、比较好的,但确有不少人并不那么合格,有些人就是抱着不纯动机入党的。这些同志缺乏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党性锻炼,不了解党的传统,不懂得党的组织纪律。甚至有极少数是混进来的打砸抢分子,这些人对党的方针阳奉阴违,有的人还在继续搞派性,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我认为在《准则》公布以后,各级党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努力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个别的经教育无效,就必须对他们绳之以党纪,保证党在组织上、思想上、政治上的纯洁。
当然,按照《准则》办事,也包括老干部、老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老党员、老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是经过实践考验的。但也确有个别老同志,由于地位的变化,由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组织观念淡漠,革命斗志锐减,或者出于私心杂念,不能坚持原则,或是胸无大志,追求物质享受。在我们党经历了灾难性的破坏以后,人民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期望着我们党,期望着老同志们能以实际行动恢复党的传统!不管我们资格多老,经历多长,几十年来,总是人民哺育了我们,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使人民失望。我相信《准则》公布将会激发每一个老同志心中的革命初衷,振奋精神,继续前进。
我对《准则》的实施是充满信心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斗争。既然是要斗争,就需要有一个过程,也可能不那么顺利。但我想到党中央在粉碎“四人帮”三年多来,所显示出来的那种无产阶级伟大气魄和坚定的革命决心,我就满怀胜利的希望。我希望全党同志,大家都振奋起来,每个党员都从自己做起,按照《准则》对照自己,改造自己,我们党的风气一定会在八十年代出现一个崭新的面貌。今年,我已经八十二岁了。老骥伏枥,壮心未已,愿和同志们共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