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中国史学会在京重新建立 胡乔木在成立大会上阐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历史科学、历史科学和政治的相互关系等有关发展我国史学的重要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4
第4版()
专栏:

中国史学会在京重新建立
胡乔木在成立大会上阐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历史科学、历史科学和政治的相互关系等有关发展我国史学的重要问题
新华社北京四月十三日电 中国史学会在停止活动多年以后,昨天在北京重新建立。这个由历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者组成的学术团体,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以促进我国历史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在成立史学会的代表大会开幕时应邀讲了话。
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二十五名史学工作者参加了这次成立史学会的代表大会。他们通过认真讨论,制定了学会章程,选举了六十一名理事和十五名常务理事,选举了郑天挺、周谷城、白寿彝、刘大年、邓广铭五人为主席团成员。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牟润荪、香港大学文学院院长李锷、香港大学中文系中国历史教授赵令扬也应邀参加了大会。
会议期间,有关方面还介绍了大百科全书历史分册编纂情况,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情况以及中华民国史编写等情况。
大会通过了致台湾历史学界书,希望台湾史学界同仁阐发台湾人民同祖国大陆人民之间的骨肉渊源,研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促进祖国统一早日实现,并邀请他们回大陆探亲访友。大会还在理事会中给台湾省和港澳的史学工作者保留了名额。
新华社北京四月十三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在中国史学会大会上详细说明了研究历史科学的重大意义,并且讨论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历史科学、历史科学和政治的相互关系的一些观点。
胡乔木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应成为历史研究工作的向导或出发点。我们讲理论的重要作用,主要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作用。研究历史,除必须掌握其他基本功外,掌握马克思主义也是一门不容忽视和不易掌握的基本功。历史科学是马克思主义不可缺少的基础之一。马克思主义要不断用历史科学以及其他科学所提供的新成果来丰富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经常保持它的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它对各门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在谈到历史科学和政治的相互关系时,胡乔木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从长远的历史来看,政治不是目的,它主要是实现各个历史时期经济目的的手段,同时也是实现各个历史时期其他社会目的的手段。社会主义的政治,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文化目的的手段,因此毛泽东同志一向教育我们为人民服务。我们从来不说也不可能说人民为政治服务,那就颠倒了主从关系,就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样说并不意味着科学可以脱离政治,政治是实现人民经济文化需要最重要最强有力的手段,其他手段包括科学在特定条件下不能不使自己的活动和政治的要求协调一致。这当然不是说可以以此为借口,去违背、篡改客观事实,那样将不仅破坏历史科学,也将破坏社会主义的政治。历史科学满足政治需要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历史向社会也向政治提供新的科学研究的成果,而社会和政治则利用这种成果作为自己活动的向导。这样,不但丝毫没有伤害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应有的尊严,相反,它既增加了科学的荣誉,也增加了社会主义政治的荣誉。胡乔木说,历史学家为人民服务,可以是提出与迫切的现实问题直接有关的科学见解或建议;也可以是写出高水平的著作,开拓人们的历史视野,提高人们的科学态度,推动学术进步,争得祖国荣誉。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是有远见的政治,我们对历史科学的这两方面工作都需要,都重视。
胡乔木在讲话中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历史科学的具体希望。他说,不论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从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国来说,从历史地亦即全面地、系统地、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现实问题的需要来说,都不能不加强历史科学研究。胡乔木提出,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国史、世界史、地方史、民族关系史、对外关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政治制度史、政治生活史,不仅要作通史或断代史的研究,还需要用更多的力量进行富有意义的专题的研究。为了加强中国的历史科学的研究,必须改进目前的历史教学和历史著作的出版,为此他作了一些建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