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秋目浦,鉴真大师登陆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4
第7版()
专栏:

秋目浦,鉴真大师登陆地
吴葆璋
风雨交加,怒涛汹涌。日本九州南端萨摩郡的海面上,一艘大船在波涛中艰难地颠簸前进。这是公元七五三年——日本天平胜宝五年十二月下旬的一天。
忽然,一个巨浪把木船高高抛起。这瞬间,船员们发现了远处的一线陆地,于是立即朝着那边驶去。午间,木船终于在一个名叫秋妻屋浦的小渔港靠岸。经过长期艰辛的海上航行,船上一行人早已疲惫不堪。登岸后,他们虽然步履艰难,但却个个精神振奋,欣喜异常。几个僧人搀扶着一位双目失明的高僧,缓缓而行。这位高僧,就是为了东渡日本弘法传律而经历了十二年艰辛,五次失败,第六次才踏上日本国土的唐代禅门鉴真大师。鉴真大师登陆的地点,就是今天的鹿儿岛县坊津秋目浦。
秋目浦是九州南端的一个小渔港。如今,两座纪念碑肃然矗立在俯瞰港口的一片高地上。这是日本人民为了纪念鉴真大师,于一九六五年建立的。第一座,高一点七米,上面刻着:“鉴真大和尚?沧海遥来之地”。这十二个汉字,是奈良唐招提寺现任住持森本孝顺长老,从当年鉴真曾为之看病的光明皇太后所写《东大寺献物帐》中集纳起来的。旁边,一座较小的石碑上,刻着八行日文:“天平胜宝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午刻唐鉴真和尚在此上陆,开始踏上日本的土地。自此以后,这个国家的文化更加辉煌。”这个碑文,倾注着日本人民对鉴真的一往深情和对他的崇高评价。它是日本毕生从事研究鉴真的安藤更生博士题写的。
日本天平胜宝五年即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双目已失明的鉴真和尚,终于到达登陆地。鉴真一行先到坊津附近一个叫作小泊的地方,在庙宇大智院里休息。第二天,在日本使团的引导下,转道大宰府,直趋当时的日本首都——平城京,即今奈良市。
坊津,是日本著名的遣唐船出发的港口。日本国为吸收中国盛唐先进的文化、技术,每隔十年左右派遣一批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每次出发前,天皇都举行隆重的仪式,把戒刀授予领队的使节;出航人的家属也都来到海边,和歌相送。但限于当时航海技术,不少船只有去无回,多少日本人士葬身大海。鉴真大师乘的是第十次遣唐船。从苏州出发时,一共是四条。他乘坐的是二号船,而一号船就在这次航行中遇难,船员大部丧生。船上还有后来又从安南(今越南)返回长安并终身仕唐的阿倍仲麻吕。“沧海杳漫,百无一渡”。当时航行的艰难,可想而知。
秋目浦的渔民中,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鉴真一行经过琉黄岛时,遇上风浪。大师带来的三千颗舍利子掉进海里。他的弟子思托立即跳下大海,找到龙王说,若不送回舍利子,师父就要施佛法把海水烧干。龙王吓得连忙答应退还,但要求把一些舍利子留下供奉,保佑航海人安全。鉴真同意了,并为龙王建造了一座祠堂。龙王一高兴,祠堂前就涌出了一股泉水。这祠堂指的就是如今栗野海岸的“赤水大龙权现”祠堂。这虽然是神话故事,却反映了日本人民对鉴真大师的敬仰和热爱。
碧海茫茫,谊连千秋。如今,矗立在秋目浦的两座鉴真登陆纪念碑,将作为中日悠久友谊的历史见证,面对沧溟,告诉一代一代的人们:日中两国人民的血缘情谊是永世长存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