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猫捉鼠”小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4
第8版()
专栏:

“猫捉鼠”小议
罗竹风
我们曾经把苍蝇、蚊子、老鼠、麻雀作为“四害”加以消除。后来发现麻雀还是益多害少的,于是为它恢复了名誉。其余三害仍然是人们不时加以剿灭的对象。又补上了臭虫或者蟑螂,还是称作“四害”。
这里,我只想谈谈老鼠。老鼠在“四害”当中,为害最大。人们为防止老鼠猖獗,想的办法和付出的力量也最多。但实践证明,最灵活的办法还是养猫。猫捕鼠,是出自本性;而人们喂猫的目的,就是为了捕鼠。因此,检验猫的好坏只有一条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勤于捕鼠。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捉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应当成为千古定论。
如果以“猫捕鼠”比喻其他,也是相当确切的。比方说,工厂的目的是为了生产物美价廉、对路适销的商品,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由此类推,假如不以“捕鼠”来评定猫的好坏,能捕鼠的不但无功反而有罪,那么工人作工,学生读书,农民种田,医生治病等等,也都变成多余的了。天下宁有是理!?
党的“八大”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国民经济需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这完全符合客观规律。凡是违反了客观规律的,就必然受到应有的惩罚。在三年困难时期,小平同志以“猫捕鼠”作譬喻,作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通俗表述,这也是至理名言。也就是说,千方百计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是当务之急。只有充分发展生产力,才是解决众多社会问题,例如就业、住房、提高工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等的正当途径。对于这样一个并不复杂的道理,却被人家当作辫子抓住不放,特别是“四人帮”大批所谓“唯生产力论”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是不要生产,否定科学,甚至于连人要穿衣吃饭这样的普通常识也忘记了。
对于一个政党、一个政治集团、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他对社会生产力采取什么态度:是促进和发展呢,还是阻挠和破坏?发展社会生产力正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然而生产为了消费的论述,竟然遭到一些人的非议。这也是令人很难理解的一件怪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的工作重点转到四化方面来。而要实现四化,首要的任务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实事求是,讲究效果。这样,就更需要肃清“四人帮”的流毒,什么抓生产是推车不看路啦,是“卫星上天,红旗落地”啦,是不问政治,不要阶级斗争啦,“黑猫白猫”啦,等等。这似乎是说,猫最好不要捕鼠,甚至捕鼠是有罪的。在“四人帮”横行最猖獗的那一年,竟然以“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作为罪证,诬陷过邓小平同志。其实,“四人帮”倒是真正的“四害”。
在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急起直追,在不改变所有制性质、不雇工剥削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努力把生产搞上去。我认为明确树立“猫捕鼠”的观念,是完全应该和必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