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金弹子”和“巧鸳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5
第2版()
专栏:农村工作小议

“金弹子”和“巧鸳鸯”
过去,我县大杜大队不少干部和社员一提到要增产,总爱说:舍不得金弹子打不来巧鸳鸯。意思是说,要把生产搞上去就得要多花钱。照这样做的结果,粮棉产量虽然有较大增长,但社员收入提高很慢。去年,他们吸取了过去的教训,狠抓了降低生产费用这个环节,到年底比前年多收入六万一千元,生产费用下降了七万六千元。可喜的成果,使大家认识到节约“金弹子”同样能打来“巧鸳鸯”。
今年,他们又定出了节约“金弹子”的三条措施:
一是用肥以农家肥和土杂肥为主。他们决定,除了国家分配的化肥外,计划外的一斤不买。为了鼓励群众积造农家肥,把积肥报酬提高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
二是加强对农机具的管理和维修,尽量少用“金弹子”。他们采取专人负责保养;单人单机核算;用定成本、定效率、定报酬的办法管理维修农机具,做到小修、中修不出队。
三是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不用“金弹子”打“麻雀”。规定大队、生产队干部除了享受规定的误工补贴外,到生产队参加劳动记工;另外,不请客,不送礼,招待客人,谁参加吃饭谁拿钱,大队、生产队帐目按月公布。
舍不得金弹子打不来巧鸳鸯,这话是不错的。我们要发展农业,搞科学种田,都得要投资。但是我们许多社队过去往往用了过多的“金弹子”,而只打到很少的“巧鸳鸯”。这就造成了莫大的浪费。大杜大队的事实证明,只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做到既节约了“金弹子”,又发展了农业,是完全可能的。
山东广饶县委
邱延庆 王怀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