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要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5
第5版()
专栏:

为什么要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张乐群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计划地控制我国人口增长。当前要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为什么呢?
首先是要尽快把人口增长率降下来。三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的出生率长期保持在每年平均千分之三十以上的水平,自然增长率平均每年高达千分之二十。一九七○年以后,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一九七九年为千分之十一左右。但是,现在人口总数已大致为九亿七千万(不包括台湾省和海外华侨),年出生人数仍在一千万以上。人口年龄构成也轻,解放后出生人数约为六亿,十五周岁以下人口约占百分之三十八点六,二十九周岁以下人口约占百分之六十三点四。我国在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中后期人口出生率出现两个高峰。当时出生的人现在已达到生育年龄,如不有效控制,即将出现更高的生育高峰。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这种趋势,已成为相当严重的问题。
人口发展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人口增长太快,实在阻碍经济发展和生活提高。现在人们已经普遍地感觉到人口太多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严重影响。三十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增加一倍以上,全国农民每人平均耕地面积,由解放初的三亩减少到一亩半多。农业的积累不多,农民生活改善不大。以四川省为例,一九七八年每人平均占有粮食六百一十九斤,比一九五七年只多十七斤。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五年这十年人口平均每年净增千分之二十七点四二,而粮食平均每年增长只有千分之十三点二。人口增长超过粮食增长,新增产的粮食不够新增长的人口的口粮。再如云南,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七八年,粮食每年平均增产百分之一点七,而全省人口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二点四;人口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了粮食的增长率。人口过多也限制了资金积累和工资增长,人民生活的提高相当缓慢。现在,每年有两千万以上的人进入成年,使得升学、就业、婚姻、生育、住房等,都成为一时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些都要求尽快把人口增长率降下来。
解决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发展经济,但同时也要严格地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逐步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降下来。一九八五年把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千分之五左右,争取在本世纪末降到零。实现这个要求,就要提倡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最近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合作,应用现代控制论的方法,对我国未来一百年人口发展趋势作了多种测算,从中比较了五个方案。如果从今年起到一九八五年做到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并且维持这个水平,我国人口还要再增长二十五年,到二○○四年人口增长为零,总人数为十亿五千四百万。这是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控制人口增长的最理想的方案。如果从今年起平均生育率为二,人口还要再增长七十二年,本世纪末总人数为十二亿一千七百万。如从今年起平均生育率为一点五,人口还要再增长四十七年,本世纪末总人数为十一亿二千五百万。几个方案的比较说明,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争取在本世纪末使人口增长率降到零,是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有效控制我国人口增长唯一可取的方案,太快了做不到,太慢了也不允许。
象这样的未来人口发展趋势测算,四川省大邑县也作过。一九七八年该县在人口普查的基础上,作了三种测算方案。测算表明,如果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零要二十几年;如果平均每对夫妇生一个半孩子,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零要五十年以后;如果每对夫妇生两个孩子,就要一百年以后。经过这种比较研究,该县在一九七九年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
上述全国的和地方的人口预测都说明,如果在一九八五年做到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再过二十年即可达到自然增长率为零。这个时期是个人口下降趋势;而同时期经济发展则是一个持续上升趋势;这样,社会主义强国的建成,人民生活的提高,就是一个可以指望的前景。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是否可行呢?从已经了解到的情况分析,只要工作得当,是可以做到的。经过坚定而艰苦的努力,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表现为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控制住了前一时期两个高峰带来的生育回升趋势,涌现出四川、上海、江苏、湖南常德县、武汉钢铁厂等一大批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的省市和单位。四川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一九七○年到一九七八年八年间,由千分之三十一点二一下降到千分之六点零六,一九七八年已有七十一个县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千分之五以下。一九七九年自愿只生一个孩子的育龄夫妇已达一百二十五万多对。四川的大邑县,自愿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妇已有九千二百八十八对(一九七九年八月以前数字),占全县育龄夫妇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一点一。截至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全国自愿报名只生一个孩子并已领到证明的育龄夫妇已达四百三十六万多对。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对国家、对集体、对个人都是有利的。四川大邑县,在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的十年中,人口增长每年平均高达百分之二点八,而粮食只增长百分之一点八。国家占有、集体提留和个人平均现金收入与口粮都下降了。一九七七和一九七八两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千分之四点八和千分之二点一四,而这两年粮食增长率达百分之三十以上,集体和个人的现金收入与口粮都增加了,对国家的贡献也大了。许多群众已经在事实上明显地看到了少生子女和多生子女对国家、集体和家庭的好处和害处。
当然,在生儿育女这个问题上,矛盾还是很多的。现在农民缺少男壮劳动力会影响家庭收入,降低生活水平,就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思想仍然存在。这些传统思想,归结起来不外“多福”、“防老”这两点。如果无子可以多福,不养可以防老,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正是社会主义制度可以提供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北京、上海郊区以及辽宁部分农村开始实行的社员退休制,就是一个较好的尝试。这样的社会保险措施还会不断增多,广泛施行。在采取各种经济措施的条件下,农民的生活和老年的生活可以得到保障,有助于农民在思想上与传统观念彻底决裂。事实上,自从各地采取经济措施以来,计划生育工作好做多了,自愿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妇数目迅速增加。这些都说明,每对夫妇生一个孩子是可以做到的。
为了做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工作,思想教育、经济政策和技术措施都必须跟上。一对青年夫妇一般在二十五岁就可以生一胎,但是他们的生育期长达二十年以上,巩固他们只生一个孩子的思想,采用有效的避孕药物是非常重要的经常工作。至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社会后果,也必须及早研究。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家庭结构将会改变。独生孩子可能成为家庭的宠儿,父性世系将不再存在,家庭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都将变化,老年人的比例会增大,无子女照顾的人数会增加,等等。对于这些只生一个孩子会引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都要加强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应当看到,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时间还不长,各种政策措施有待总结经验逐步完善,任务还是相当艰巨和繁重的,必须把这项工作抓得很紧很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