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何谓“人口决定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5
第5版()
专栏:

何谓“人口决定论”
侯文若
在人口理论问题的讨论中,有一种议论说:花这么大气力抓人口控制,是不是有“人口决定论”之嫌?我想对此谈一点看法。
纵览人口理论发展的历史,断言人口决定社会发展的观点,总的说来,不外有两种。
一种观点认为,人口是社会财富的源泉,人口越增长,社会财富越雄厚,人口增长决定社会发展。这种观点是生产力落后的产物。在生产工具极端简陋,生产发展主要靠体力和手工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劳动力越多,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因而奴隶主和农奴主都把广增劳动力视为扩大其财富的根本途径,小生产者也把增加家庭劳动力视为发家致富的源头。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日新月异,提高劳动生产率愈益成为生产发展的主要途径,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从量的一面转向了质的一面。
另一种观点认为,人口增长是失业、贫困、饥饿的根源,只有抑制人口、减少人口才是唯一出路,任何社会改革都无济于事。新老马尔萨斯主义者都持这种观点。这种理论主要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机器排挤工人,出现了相对过剩人口而产生的。这种观点建立在生活资料增长永远赶不上人口增长的“理论”基础上,视人口增长为万恶之源。但是,根据一九七四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全世界食物和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二年间分别为百分之三点一与百分之二,一九六二年至一九七二年间分别为百分之二点七与百分之一点九,食物始终超过人口的增长。事实给了这种“理论”以有力的回答。
从表面上看,这两种观点似乎是对立的,一个强调增加人口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意义,一个强调减少人口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意义,但实质上均属“人口决定论”,都是过分渲染和夸大了人口变动的作用,因而都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既反对“人口决定论”,也反对把人口排除在生产之外,以为人口变动对社会发展没有什么作用的观点。要把社会推向前进,主要依靠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但同时也要过问人口的发展,因为人口的增长对社会的发展有影响,它会促进或者延缓社会的发展。具体到我们这个底子薄、人口众多、正在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更应当一面用主要力量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始终把四化建设置于首位,一面又要努力做好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使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发展相适应,以便加快四化的进程。
七十年代开始,全国各地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提倡晚婚、晚育和少育。短短几年,就使我国人口的发展开始走向低出生率、低增长率的新阶段。一九七二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水平开始向千分之三十以下有规律地下降,一九七八年已降到千分之十八点三,与欧洲、北美洲,和亚洲低出生率国家的水平逐渐接近。出生率降低速度之快是世界上罕见的。
尽管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还要做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解决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说,当然是发展经济,因为我国人口增加过快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文化、教育落后。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人口增加过快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要在一九八五年把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千分之五左右,争取在二○○○年以前降到零,这就要求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即使这样,我国人口还要再增长二十多年。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在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人们的思想上,都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现在,自愿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妇已经多起来了。但象四川省大邑县那样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比重,在全国还没有第二个。截至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底止,全国自愿报名只生一个孩子并已领到证明的育龄夫妇,也仅四百三十多万对。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同过去相比,成绩显著;同我们要达到的目标相比,却差距甚远。我们的工作是做得不够,绝不是做得过头了。在这种情况下,谈什么“人口决定论”之嫌,是没有根据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