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读《在燃烧的战场》——致李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5
第8版()
专栏:

读《在燃烧的战场》
——致李瑛
方殷
谢谢你寄赠的新出版的你的诗集《在燃烧的战场》。我一拿到它,就不肯放下手,一口气就把它全部读完了。
这本《在燃烧的战场》,使我震惊于你生活的深入,笔触的新颖,构思的纤巧。它把我带到炮火纷飞的对越自卫还击的战场。它通过对一些细微事物的描绘,深刻地反映出我们新的“最可爱的人”以及中越人民的真实风貌。
“数不尽的汽车,战车,炮车,
每个发烫的轮子都呼唤速度;
呵,伪装网下是什么——
粮秣,弹药,当然还有人民的
叮嘱!”
好一个“人民的叮嘱”!——诗的形象化的力量就在这里。我被带入“通往前沿的路”了。当“天空象一块烧红的钢板,烈日射下无数火的利箭;茅草间,蒸腾着滚滚热浪,山坡上,卷起呛人的硝烟”,“也许,最后一滴血就要烤干”,而班长“送我解喝”的“水壶里水花激溅”的时候,我们的战士却“要留它浇我那打红的枪管”,“转身,拔一棵草根,嚼呵,嚼呵”,“为了人民,为了祖国和胜利的那一天,这草根在我嘴里,有多么甜……”。我读着这样的诗篇,心中,嘴里,也是“多么甜”呵!
我不想更多地援引你的诗句,那些发人深省、闪闪发光的句子,读者会领悟出来的。这里,我想谈谈你对于诗歌形式的运用问题。
人们读了你的诗,特别是以前你写的《九月的汇报》、《一月的哀思》那样的诗篇,除了感到构思新颖、感情奔放是其突出特点外,还有一个感觉,就是“散”。这个“散”,并不是指结构上的“散”,你的每一首诗,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们是浑圆一体的,但在个别章节上,它们有的则失于“散”了,也就是失于“散文化”了。在这本诗集里,你也讲求韵脚,也讲求对仗,这是吸取了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但同样在这本诗集里,虽然它们有的四行一节,有的两行一节,或有的四、八相间一节,等等,看来很规整,但也还留有失于“散”的痕迹。
我不赞成给诗歌规定一个什么格式。形式与内容应该统一,内容决定形式,这都是“老生常谈”,然而它是真理。谁一定要提倡什么几顿几顿,那就是先学养子而后嫁了,恐怕很难写出让人喜闻乐见的、读得出、听得懂、看得懂的好诗。
诗,以意境胜,以内容的真实感人胜。那些强调“形式的美”,在空壳里徒然装进一个令人嚼不烂的苦核,这种做法,并不为我所取。你说是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