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围绕“富”字开展讨论 辽宁农村形势喜人 有力地清除了极左流毒,激发了社员的干劲,促进了集体经济全面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6
第2版()
专栏:

围绕“富”字开展讨论 辽宁农村形势喜人
有力地清除了极左流毒,激发了社员的干劲,促进了集体经济全面发展
去年十一月,辽宁省委召开了全省县委书记会议,发出了“全省齐动员,为建设富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的号召,要求全省农村各个社队广泛发动干部和群众,围绕如何使农村尽快富裕起来的问题,开展敢不敢富、能不能富、怎样富起来的大讨论。几个月来,这场讨论在全省农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广大群众说:党中央号召我们富,省、市、县委领导我们富,农民从心眼里乐意富,这一回完全想到一块了。
在这场讨论中,基层干部和群众很自然地回顾了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大家说:闹土改,斗地主,是为了推翻封建制度,使劳苦农民摆脱穷困。搞合作化、人民公社化,是为了组织起来搞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搞四个现代化,搞农业现代化,更是为了建设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使占我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富裕起来。林彪、“四人帮”批富批了多年,使富字成了等同于资本主义的禁忌,现在应该拨乱反正,上下一致地想富,理直气壮地抓富,按三中全会精神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法库县五台子公社召开大会,表扬了先富裕的典型,县委和县革委会送了一副对联:“批极左肃流毒解放思想;挖穷根找富路先富光荣”。林彪、“四人帮”鼓吹越穷越好的假社会主义,“穷革命、富变修”的谬论,影响很深,使许多人心有余悸,谈富色变。抓住富这个题目,提出敢不敢富来开展讨论,就使许多人从多年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有力地扫荡了极左的流毒。曾经抵制极左路线、生产发展快、社员收入高的社队,可以兴高采烈地讲述他们富裕以后,群众更加心向集体,热爱社会主义的经验了。受极左路线影响严重的社队,可以实事求是地总结集体生产下降,社员生活贫困,资本主义泛滥的教训了。大家说:前些年穷就穷在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上,要想富必须把这个穷根挖掉,再也不能搞那种“七斗八斗”的穷折腾了,再也不能吃“大锅饭”混工分了,再也不能干“单打一”、捆住手脚受穷了。
这次大讨论,在能不能富和怎样富的问题上发动群众献计献策,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各地基层干部和群众从发展集体经济和增加自己收入出发,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每一个山头、每一处水面、每一块耕地、每一片草原,选择最有利的生产建设方案,夺取最好的经济效果。盘山县的干部群众,过去认为当地条件差,资源缺,没有发展前途。开展富起来的讨论,开阔了干部和群众的眼界。他们说:“盘山没有山,正好开荒造良田;水不甜,可以打井晒食盐;棠树杨柳多,正好发展用材林;芦苇在西边,可以甩开膀子建苇田。”全县制定了最近几年内开垦荒地、开发宜牧草原、开辟养鱼水面、发展苇田以及各项副业的生产规划。大洼县多年来号召挖塘养鱼没有实现,讨论尽快富起来不久,全县就利用废坑、闲塘,挖了二千五百多亩水面的养鱼池。东沟县荒废了三十年的十万亩海滩,近几个月内被社队有计划地围垦了三万亩,准备养苇、养鱼、养贝。许多地方出现了队与队,社与社,甚至县与县看谁先富起来的竞赛。
在讨论中,大家迫切要求改变干活一窝蜂的状况,建立生产责任制。他们说:“没有责任制是百分之五的人负责,有了责任制是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负责”,“这个办法,用到哪里哪里灵,为什么不干呢?”不少生产队积极实行生产责任制,还把有些生产项目,如养猪、养牛、养鸡、养蚕等养殖业,种药种果等种植业和零星副业,采取包给专业组、专业户、专业人的办法。
为了使生产队尽快地富起来,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领导班子。他们说:“大队要想富,得有个好支部”,“生产队要想富,得有个好干部”。过去,生产队选干部,常受到各种干扰,群众不称心,生产搞不好。现在,充分发扬了民主,群众就把那些办事公道、懂技术、会管理、能干会算的人选进了队的领导班子里。有的人毛遂自荐,宣布自己的致富计划。
开展尽快富起来的大讨论,还促进了各行各业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各地各级工交、农业、财贸等有关部门,分别就“怎样帮助农村尽快富起来”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讨论。过去在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影响下,各行各业有不少措施和规定不利于甚至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比如有的怕社队工副业发展了和自己争利,有的找借口刁难,有的层层设卡,有的搞变相平调,等等。经过讨论,大家提出一定要做发展农业生产、帮助农民致富的促进派。营口市召开了市直各部门的会议,具体研究帮助农村尽快富起来的措施。西丰县直各有关部门解除了十四条不合理的关卡。农村干部群众说:“通向富裕的路畅通了,我们富起来就更有希望了。”
讨论深入发展以后,群众还提出了一些是非界限和政策界限问题,各地都注意引导,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问题。
一是集体富和个人富的关系。社员要富起来,最根本的要靠社会主义,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靠艰苦劳动,而不能脱离集体生产搞个人发家致富,更不能走损公肥私、投机倒把、贪污盗窃的歪门邪道。集体富并不是大家“平均富”、“同时富”,在一个生产队里谁劳动得多,劳动得好,对集体贡献大,谁就能收入多,先富起来。这就是集体富和个人富的正确关系。对个别社员外出单干或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各地都有针对性地发动群众讨论,分清是非,予以引导。对社员家庭副业要积极扶持,只要一不搞剥削,二不破坏国家和集体资源,三不影响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家庭副业的发展,对国家、集体、个人都有利。
二是眼前富和长远富的关系。有些社队一讨论怎样快富起来,就只考虑“打快拳”、“当年红”,而忽视抓长远致富的建设,甚至有的为了高分配,想不提或少提积累,不留或少留生产基金。各地都注意教育和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好眼前富和长远富的关系。“眼前富不巩固,长远富才是真正富”。过去在农田基本建设上干过一些蠢事,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要接受这些教训,但不能因噎废食。如果不在农业基本建设上花气力,下功夫,富的基础就不牢靠;不适当地增加公共积累,就无力扩大再生产;不走工农副相结合的道路,富的门路就不宽阔,必须把眼前富和长远富结合起来。
三是抓粮致富和抓多种经营致富的关系。各地总结了经验教训,一致认为,要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合理调整农业布局,真正从本地自然特点出发,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辽宁缺粮,所有宜粮的地方,都要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种粮的积极性,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但都不能单打一,都必须是一业(或几业)为主,多种经营,把广大干部和群众抓富的积极性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四是群众富和党员、干部富的关系。在讨论中,对党员和干部在尽快富起来的过程中应起什么作用,出现了一些争论。有的说,共产党员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应该先让群众富;有的则提出党员、干部要带头富的口号。也有个别党员、干部想扔下工作,去搞个人的发家致富。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都认为,应该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带头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四化建设服务,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带领群众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尽快富裕起来。
(中共辽宁省委政研室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