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采取措施 逐步把河套建成粮糖油生产基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6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采取措施
逐步把河套建成粮糖油生产基地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委和盟公署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去年全盟农业生产获得了全面丰收。粮食虽然压缩了种植面积,但总产却增加了百分之六点六,甜菜和油料分别增产百分之四十八和百分之一百二十二。集体和社员的经济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丰收以后,盟委和盟公署为了把河套建成粮、糖、油生产基地,认真总结经验,全面规划,又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一、改革耕作制度,实行草田轮作,每年拿出七分之一的土地来种植绿肥。同时积极推广套种、密植等增产措施,搞好科学种田,千方百计提高粮食单产。二、把大面积的弃耕盐碱荒滩划给社员种植葵花,生产队同社员订立合同,实行生产责任制。三、根据“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建立若干甜菜“万亩方”、“万吨公社”等集中产地。对于甜菜集中种植区社员的口粮,实行以甜菜顶粮的办法,国家给予解决。为了扶持甜菜生产,盟里还在化肥、农药等方面予以支持。四、对于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穷队,可以适当多压缩一些粮食面积,种植糖油作物,以增加收入。粮食征购任务可以用糖油来顶。五、鼓励社员在自留地上种植甜菜和油料作物,产品可以卖给国家,也可以自己拿到集市上出售。六、扶持社队优先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方面的社队企业,鼓励社队开办油坊,有条件的公社也可以办糖厂,逐步走上农工商综合发展的道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