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中国青年》杂志连续发表社论 结合青年思想实际宣传五中全会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6
第3版()
专栏:

《中国青年》杂志连续发表社论
结合青年思想实际宣传五中全会精神
本报讯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国青年》杂志紧密联系青年思想实际,连续发表社论,宣传五中全会精神,引导青年正确认识我们的党,坚定青年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四化建设的信心。
在第三期《中国青年》上发表了题为《我们的党在前进》的社论。这篇社论针对有些青年认为党在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犯了错误,出了偏差;一部分干部和党员思想作风不正,闹特殊化,有官僚主义;整顿党风、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步子太慢,因而对党领导四化建设存在着信心不足的思想情绪,引导青年从本质上去考察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和它的战斗力。社论指出,一个先进政党有力量领导革命事业前进,不仅在于能够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而且还在于它犯了错误以后,能够依靠自己纠正错误,继续前进;不在于党的成员有没有毛病,而在于这个党能够从面临的革命任务和斗争需要出发,对自己的党不断地进行改造,对自己成员的弱点和错误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有些青年担心和忧虑现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百年之后,现行的正确路线能不能继续坚持?会不会出现“人去政废”的动乱局面?有什么措施能够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针对这些思想,最近出版的第四期《中国青年》上又发表了题为《集体接班好——再论我们的党在前进》的社论。社论指出,这些担心和忧虑,集中在一个最关重要的问题上,这就是能不能解决好党中央领导核心的接班问题。社论通过五中全会作出的增加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人数,设立中央书记处等重大措施,阐述了集体接班的深远意义。社论说,过去我们党尽管有着选拔接班人的明确标准,但仍然出现了林彪、“四人帮”相继篡权的历史教训,这从制度上说,不能不承认是与个人指定接班人的做法有关系。社论指出,改变那种个人指定、指定个人的做法,实行民主选举、集体接班的原则,有利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党的集体领导的原则,保证党的领导的正确性;有助于防止野心家、阴谋家篡夺党的最高权力,保持政治局面的安定。
社论还针对有的青年认为,现在之所以要搞集体接班,是因为一个伟人去世了,而又找不到另一个具有绝对权威的领袖,只好靠这个办法来弥补的误解,指出:党确立集体接班的原则,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它将要成为一种制度,更好地保证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这些社论注意把五中全会精神和青年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不回避矛盾,不讲空话、大话,对青年的错误认识,不是简单地扣帽子,而是采取摆事实,讲道理,与青年谈心的方式,因此效果较好,受到读者的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