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外国对公害的重视与治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6
第7版()
专栏:

外国对公害的重视与治理
李金昌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整个经济的发展。所谓公害问题,主要包括工业“三废”的污染,城市环境的恶化,江河湖海的蓄毒,自然资源的破坏等等。
公害问题的产生虽然为时已久,但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各工业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遭到人民群众强烈不满以后,公害及其防治问题才逐渐成为报刊的重要新闻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统治阶级由于一方面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感到环境污染已影响到了经济发展,不得不着手处理公害问题。
十几年来,西方国家依靠不断发展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在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方面,作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它们的环境面貌,虽然没有恢复到未被污染以前的良好状态,但确实有了显著改善。比如,鱼虾绝迹多年的英国泰晤士河,现在水质变清,鱼群又回来了。过去被称为“欧洲最大下水道”的莱茵河,现在改变了它那黑臭的面貌。过去被称为“死海”、“死湖”的日本濑户内海和琵琶湖,现在水质清洁,鱼群回跃。过去世界公认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伦敦、纽约、东京等大城市,其空气污染情况都有明显改善。
西方国家和日本在防治公害方面实行了哪些有效的政策,有些什么样的经验呢?概括起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民反对公害的压力,和他们对治理公害的监督,对防治公害、保护环境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比如日本,就把“由居民进行控制”作为一条政策确定了下来。如在某地搞一项有碍环境的工程,必须首先征得当地居民的同意,否则便不能建设,或者建成了也不能使用。
第二,制定严格的法律、标准和制度,对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作用很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靠这一条,相当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和破坏,不断改善了环境。这是国际上环境管理的一条基本经验。拿日本来说,它有许多环境立法,而且规定得很严很细。以罚款来说就很见效。因为罚款不仅需要企业自己掏腰包,而且数额往往比治理污染的费用还要多,这样就逼着资本家去治理和解决污染问题。
第三,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为治理公害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事实证明,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环境保护是难于搞好的。据今年二月来我国访问的美国环境代表团介绍,美国环境保护局每年活动经费是五十五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各州和企业的治理费用),其中四十亿美元用于城市污水处理。日本用于全国防治公害的投资在一九七五年已占全国工业总投资的百分之七,占国民总产值的百分之二。这样大的投资额,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办不到的。
第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创造了条件。工业发达国家一般都掌握着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在严明的环境立法、严格的环境标准和高额的环保投资促使下,又很快地促进了环保新技术的开发,并且由此导致了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部门,即环境保护工业部门的出现。美国目前有六百家公司、七十余万工人从事这项工作,并以年产值增长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发展,比一般工业的发展快一倍左右。日本的环保工业称为防止公害产业,有近千家公司从事产销各种防治和处理工业“三废”、噪声、振动、垃圾等的装置、仪器,不仅满足本国需要,而且向国外出口。
第五,把“三废”的综合利用作为解决原料匮乏问题的一条途径,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近年来,由于发达国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引起了世界性的资源危机。地球上丰富但是有限的资源,不仅经不起人们不顾后果的掠夺式的开发和过度耗用,而且由于大量资源的浪费使用,导致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人们从这种双重威胁下逐步觉悟到问题的严重性,回过头来又从“三废”中找出路,因而越来越重视以工业“三废”生产各种产品。
第六,比较注意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从根本上保证了环境的维护和改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要搞整个国家的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有困难,但就某些工业区、企业和城市的局部环境来说,确实搞得不错。
近年来,各国都设立了这方面的机构,有职有权地处理这个问题。比如日本就在通产省内设有专门负责处理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布局和选址的环境影响问题的“立地公害局”。为了防止城市扩大化,以及由于工业和人口过度集中而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国外普遍实行了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小城镇,即所谓卫星城的方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